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新春走基层 > 阅读新闻

乡村蝶变美如画 村民乐享新生活 2020年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714元

春节临近,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近日,记者来到上村村,走进这个焕然一新的村子。

一排排灰顶白墙的中式风格房屋、四通八达的平坦柏油路……记者在驻上村村党建指导员赖素梅的带领下,走在怡人的村道上,好似走进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上村村在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深圳大鹏新区的大力帮扶下,村集体收入由2015年的1.95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3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3725元到2020年的21714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190人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上村村文化广场景色怡人。

养鸽踏上致富路

提起上村村的变化,村民严远良一个劲儿地竖大拇指。严远良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5口人,2015年前,他因视力残疾无法外出务工,且家里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亲需要照顾,只能与妻子在家靠养鸽子维持生活,生活条件很差。近几年,经过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严远良家庭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越来越好。

2018年,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旭军认为严远良家养鸽子前景好,应该做大做强,鼓励支持严远良扩建鸽子养殖场,并与大鹏新区帮扶单位一起联系爱心企业捐赠4万元产业帮扶资金资助严远良扩建养鸽场。截至2019年底,严远良养鸽场的养殖规模由最初的200对发展到现在的3600多对。2019年底严远良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43.71元,不仅实现了脱贫,更向着致富的道路前进。

以“红”带“绿”以“绿”促“红”

近年来,上村村积极推进“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建设,以上村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依托,带动绿色种植基地发展,从而反哺红色文化旅游。

上村村香菇种植观光科普示范基地、福源果场都深受本地市民以及外地游客喜欢。福源果场占地面积860亩,主要种植早熟大果型枇杷、红肉火龙果、红肉蜜柚、西施柚、台湾蜜枣、夏威夷水果木瓜、杨梅、无核黄皮等名优水果。采取“旅游+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传统水果种植为基础,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主要经营方向,与深圳、河源20多家旅行社合作,把深圳、香港、广州等地游客吸引到果园观光、采摘、休闲,2020年接待游客人次破10万,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更带动附近村民、贫困户30多人就业。

上村村把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研学串起来,通过“以红带绿”发展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农民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激发村民积极性,辐射带动村民致富。

旧貌换新颜村民乐开怀

一村民告诉记者,2015年以前,上村村是“臭名远扬”的养猪大村,村民主要以养殖猪、牛为主,环境恶劣,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一度造成了村庄卫生情况极差,不要说游客,连附近村民都望而止步。“你看看现在,这宜人的环境,让人每天出来都精神饱满。”该村民笑着告诉记者。

近年来,上村村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整治村庄脏乱差问题,提升村民人居环境。三年来,上村村完成“三清理”6157处、14300吨,完成“三拆除”461处、35000平方米,完成“三整治”1527宗,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明显。

此外,上村村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前,上村村文化广场的提升工程已完工,上村村红色广场周边的20多栋房屋外立面注入了红色元素,建筑风貌相对统一,实现了视觉风貌和人文环境的契合;完善全村的美化绿化工程,建好2座污水站,提升2个小组文化广场等等。整个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采。

本报记者 曹志成






上一篇:喜看盛景千重画 笑赞新村处处春 我市255个贫困村在脱贫攻坚路上实现蝶变
下一篇:【网络中国节·春节】叮!一份来自龙川县融媒体中心的新春祝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