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乡里腐竹香 白佛村里年味浓
寒冬的龙川县龙母镇白佛村,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豆香味。无论是规模化生产的腐竹加工厂,还是家庭小作坊,村里的多处晒场上可见到一根根制好的腐竹被整齐地挂起。这金灿灿的腐竹,不仅成为白佛村人致富的新产业,更成为这里辛勤劳作的群众的新希望。
工人正在制作腐竹。
作为餐桌上受食客喜爱的豆制品之一,腐竹以其独特的豆香、坚韧的口感得到不少人的青睐。新春走基层,记者走进素有“腐竹之乡”的白佛村,探寻腐竹产业给当地带来的新发展。
走进白佛村的龙川县龙母镇坑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坑尾农民合作社”)的腐竹生产车间里,记者就见到车间内热气腾腾,一阵阵豆香味迎面扑来。工人们正持着工具站在热锅炉前,快速地从滚烫的豆浆里挑起腐竹皮晾到杆上,等腐竹稍微滴干豆浆汁后,再用剪刀熟悉地修建腐竹尾部,确保长度相近。晾过一段时间的腐竹被推进烘干房烘干,摊凉后被包装好等待出售。
通过人工传统与机械运转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的腐竹,色泽金黄,豆香浓郁。作为白佛村最大的腐竹加工厂,坑尾农民合作社自2019年成立以来,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共有10条腐竹生产线,平均日生产量600斤左右。合作社负责人邓文亮介绍,每年中秋节后,预定春节送礼或家用的腐竹订单会增多,节前合作社每天都会聘请当地村民加班加点赶制腐竹,每天产量最高可达600公斤。
白佛村党支部书记邓仕庭介绍,白佛村制作腐竹已有多年历史,从过去传统家庭制作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作坊,到如今村里已有多家合作社与加工厂,腐竹产业覆盖面越来越大,参与这一产业的村民越来越多。2022年,全村腐竹产量有20多万斤,产值超400万元。未来,该村将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动合作社与村民做强做大腐竹产业,让“腐竹村”变“富足村”。
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但提高了,当地村民也成了直接受益者,不少合作社、加工厂还会聘请当地村民进车间参与生产,使得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与增收。另外,白佛村合作社、加工厂通过整合小作坊,扩大生产规模与提高生产标准、产品质量,腐竹口碑不断提高。2021年,白佛村还被评为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中的“腐竹专业村”。
据了解,近年来,龙母镇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持续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以发展特色产业村为抓手,发挥腐竹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富农兴村产业,提高农民收益。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特约记者 曾祥太 通讯员 刘睿 叶佳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