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我市交警部门优化群众安全出行环境,提升城市道路整体“颜值”
共建文明的交通环境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市正深入推进文明交通建设,交警部门通过开展交通宣传、路面秩序管控、交通优化组织等优化群众安全出行环境、提升城市道路整体“颜值”、引导群众遵守交通法规等形式,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市区各个街头文明交通志愿者坚守的身影,俨然成为市区各个街头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交警严查酒后驾驶。
文明交通人人共建,人人共享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警务,充分发挥公安交警主力军、排头兵、急先锋作用,举全警之力,汇全警之智,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措施,攻坚克难,连续奋战,为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交警智慧和力量。
今年以来,河源交警部门加大对辖区乱停乱放车辆的整治力度,结合道路实际,在城区规划新增临时泊车位94个,设置严管路24条,新建改建信号灯1处,优化信号灯配时8处,提升城区停车秩序和出行安全,保障群众出行高效有序。
全面整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我市交警部门全面整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深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严惩车辆乱停乱放、电瓶车违法载人、不遵守交通信号、不礼让行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查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城区共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2.8万起,不礼让行人222起,非机动车交通违法2841起,酒醉驾767起。
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造良好氛围
河源交警部门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要求,制作喜闻乐见的宣传视频,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平台作用,发布交通宣传视频,曝光不文明行为、重点交通违法行为;邀请记者深入一线随警采访,发布整治工作情况;结合“七进”活动,组织民警深入校园、社区、公共场所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劝导不文明行为,营造全面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
河源交警部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截至目前,河源交警开展“创建文明城”主题宣传活动44场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49场次,走进中小学校园宣讲交通安全47次。
同心协力城市交通更文明
文明的力量是无穷的,站在各个街头的文明交通志愿者就是一面面文明的旗帜,在促进文明交通方面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许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表示,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逐步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也在日益提高。
市民黄先生参与到文明交通志愿者这个行列,他感到维护交通秩序、引导行人出行变得越来越“省事”。黄先生告诉记者:“我是在市区新风路和建设大道交叉口负责志愿交通执勤,最大的感触就是听从交通劝导的市民变多了,乱按喇叭的车主减少了,礼让行人的车主变多了。”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罗莉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