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刘新云情系报桑梓 助力家乡建设文明村镇
近年来,源城区埔前镇坚持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不断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以着力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工作为抓手,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凝聚力量。源城区埔前镇大塘村的退役军人刘新云就是其中之一。在乡情的感召下,他满怀着对乡村土地的款款深情,带领乡村不断向前发展,投入文明村镇建设当中,助力乡村振兴。
刘新云(左一)开展入户宣传
返村任职 助力文明村镇建设
“我是土生土长的大塘村人,毕业后在广州从事安保工作,2017年村里的叔伯叫我回乡帮忙,我也想回来乡村做点事,就选择回来了。”刘新云说,在亲人好友的动员下他决定回到村里,共同努力推动文明村镇建设。
刚回来大塘村,刘新云看到大塘村的整体风貌相对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也不完善,村里只有一个篮球场。“看到家乡这个样子,心里就攒着一股劲想建设家乡。”刘新云说,如今大塘村焕然一新,建设了大塘村移民文化公园,打造文化连廊,同时增设了不少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篮球场等健身设施,逐步实现了道路硬底化、村容亮化绿化美化,并建有幼儿园、综合市场、医疗卫生站。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日益变好的人居环境提升了大塘村村民的幸福感。
近年来,刘新云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现任大塘村永久党支部书记、村委委员的他,将自己充分融入到文明村镇创建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在2018年、2019年、2021年这3年被评为五星优秀党员。
深入基层 让文明新风成“主流”
“我们村民以前没有定点丢垃圾的习惯。”刘新云说,对此,大塘村根据人口分布增设了垃圾投放点和垃圾桶,安排专人及时清运垃圾,每年还会定期开展“除四害”消杀工作。同时,通过建立微信群、发朋友圈、张贴公告以及入户宣传等形式提升村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共同建设好干净卫生的人居环境。
刘新云向记者介绍,大塘村的村规民约就是村里的文明公约。当时为了将宣传触角伸到每个村民的家中,除在村里各个宣传栏内张贴外,刘新云还与村干部上门入户为村民讲解村规民约,提振村民精神风貌,使村风有了极大的改善,大塘村处处呈现出幸福和谐文明的乡村美景。
与此同时,刘新云积极投身于志愿活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爱心献血、清洁活动、六一慰问阳光学校、慰问老兵、协助开展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刘新云积极参与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他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今年六一和其他退伍军人去了阳光学校,和一些特殊儿童一起欢度六一,看到他们的笑容总觉得一切都值得。”刘新云说。
退伍不褪色。刘新云始终保持军人优良传统,怀着一颗扎根家乡、服务家乡的赤子之心,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福利,用心用情用行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建设文明村镇贡献了应有之力。
本报记者 高雅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