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精神文明创建 > 阅读新闻

我市形式多样的公益广告扮靓城市 传递积极向上的文明力量

公益广告是传播文明风尚的载体,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在河源,不管是公园广场还是主次干道,不管是商贸综合体还是集贸市场,不管是文化场馆还是社区小区等阵地,一幅幅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的公益广告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形式多样的公益广告,不仅为我市注入了文化内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的一言一行,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文明力量。


公益广告已成为城市风景线 记者 曹志成 摄

设置主题公益广告 构建文明和谐氛围

在市区一些改造路段的施工现场,施工方采用公益广告的形式,让建筑围挡变身为小清新“背景墙”。在红星路红星社区,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孝廉文化等构思巧妙、格调清新的公益广告,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如今,在市区广场、公园、路灯柱、建筑围挡、公交站台等地,市民抬头便可见公益广告。特别是遍布公园、主干道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将公益广告与恐龙文化、山水文化、客家文化等河源特色文化元素结合,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市民黄先生说,市区这些公益广告融合了河源本土文化特色,既美化了居住的环境,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源城区新时代文明事务发展中心主任陈坚介绍,源城区在市区主要实地点位都设置了相关的公益广告,并利用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尝试开展主题公益宣传;在建筑工地、代建地等设置一批与城市景观风貌相融合、与地方历史相承接的围挡公益广告文化墙;在各中小学校做好文明校园、校园文化和关爱保护未成年人主题宣传;在集贸市场、餐饮商家、景区景点做好诚信经营、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主题公益宣传,全面展现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和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源城的良好城市形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据了解,在公益广告推进工作上,源城区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把公益广告宣传工作纳入2021-2023年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及时研究部署,明确工作任务,不断加强公益广告设计规划、规范设置、维护监管责任,城管、市监、文广旅体、公路、交通部门以及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公益广告设置和管理维护工作,充分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构建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丰富公益广告形式 “春风化雨”润泽人心

在用好各级各类宣传载体开展公益宣传的同时,我市还注重发挥公益广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作用,精心设计了一批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系列公益广告。一幅幅构思新颖、生动传神的公益广告,让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精神文明的熏陶,自觉做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践行者。

市民罗小姐是市区建设大道一小区的业主,从去年开始,她就在社区、小区看到数款垃圾分类公益广告,这让她了解到生活垃圾的分类。不少居民看到广告后也会按照广告说明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耐久性相结合,注重公益广告设计有机融合河源特色文化元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健康绿色环保”、“讲文明树新风”、诚信建设、厉行节约、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关爱未成年人以及市民文明公约、源城文明“十条”、文明行为“十不”等系列主题,策划制作一批公益广告、宣传制品、景观小品,有效推动我市公益广告宣传载体、内容、形式不断丰富和充实,让公益广告内容深入人心。

陈坚表示,我市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做好公益广告宣传工作,继续制作、刊播品味高雅、内涵丰富、创意新颖、特色鲜明的公益广告作品,切实把公益宣传正能量传递给广大群众。

公益广告已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画卷中的美丽风景。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推进公益广告宣传工作,进一步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文明和谐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风尚,让公益广告扮靓城市之美,丰润百姓精神心灵。

本报记者 吴奕镇

 






上一篇:【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市档案馆举办“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红色经典朗诵比赛
下一篇:我市推动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市民用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