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东江 “香”遍两岸 河源最美志愿者黄花香志愿服务时长已超6600小时
年近花甲的黄花香是江东新区古竹弘爱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她秉承着乐于助人、奉献爱心、传播文化、快乐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新作为,传递爱的力量,用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谱写了一曲爱之颂歌。因表现突出,黄花香被评为2022年度河源最美志愿者,截至目前,她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6600小时。
黄花香到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慕名“红马甲”
2016年,黄花香退休。刚退休一段时间,她总想找点事做。一次闲谈中,朋友说,古竹有个江东新区古竹弘爱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弘爱”),经常组织志愿活动,建议她参加。说干就干,黄花香报名加入弘爱,于2017年11月11日加入“i志愿”。
黄花香说,记得第一次是在古竹中心小学路口参加文明交通宣传与劝导活动,当时气温较低,她和大家一起,穿上红马甲,用热情与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和市民,传递着“文明交通从我做起”的正能量,虽然很辛苦,但感到很开心。“走上街头,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无形中也在传递着一份‘文明’。”黄花香说,能够帮助到别人,是修身积德的好事,是传递正能量。
如今,每逢开学季,黄花香都会到车流量大的红绿灯路口、古竹中心小学、上联小学、古竹中学进行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活动,开展维护交通秩序,纠正行人乱闯马路、闯红灯、翻越护栏等不文明的行为,学校路段,车辆有序停放及维持学生放学时的秩序等,与其他志愿者筑起一道“生命墙”,为莘莘学子送上一份安全。
一世“红马甲”
一朝“红马甲”,一世“红马甲”。虽然平时没有穿志愿者服装,黄花香也养成了做好事的习惯。有时在街头看到路上井盖开了,她会主动把井盖挪正;在红绿灯路口,热心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安全通过马路,帮助行人提拿重物。看到了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她会尽力给予帮助,从不求回报,把“有心、有爱、有阳光”的志愿者服务理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加入志愿者队伍,就要把团队和志愿者做成古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黄花香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把这些爱心能够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受到帮助,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建和美古竹。在她的带动和感召下,古竹当地有数十人也跟她一起参加志愿服务队伍。
据了解,弘爱注册人员已超过600人,其志愿服务活动涉及爱心助残、扶贫助学、敬老爱老、交通文明劝导、禁毒宣传教育、护林防火宣传、防溺水宣传、“河小青”护河等。暑假期间以大学生为主体组群分组,主要志愿活动为“两帮两促”助学支教志愿活动、防溺水安全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增强青年力量,助力志愿活动传播。
志愿服务不停步
古竹紧靠东江,鱼塘也比较多。夏天天热,有不少未成年人到水库、河流、野外水域游泳,增加了溺水的风险。除协助当地镇村在东江流域设置安全警示牌外,弘爱每年从5月至11月长达半年的时间,组建志愿者100多人到古竹镇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开展防溺水宣传,提高村民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黄花香和其他志愿者每天在中午、下午放学时间段,以及双休日、节假日阶段到各村及东江流域、义容河、水库、鱼塘等进行不间断巡查。尤其是在端午节前,她协助弘爱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知识带进校园,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体验课,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去年,黄花香由志愿者协会队长升为大队长,责任更大,任务更重了。她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缘于她家良好的家风教育。她的父亲今年91岁,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他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得知她成为大队长后,告诫她要不骄不躁,要继续带头做好事。
黄花香还经常到敬老院参加关爱孤寡老人活动,定期为他们理发、修剪指甲、打扫卫生……每一次短暂的陪伴,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看到受助者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黄花香说,将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竭尽全力为人们带去一份欢乐,送去一份温暖。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