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中坝镇北坑村推动常态化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文明润家园 幸福踏歌来
前日,记者走进紫金县中坝镇北坑村,只见宽敞的柏油路直抵房前,崭新的球场、亮丽的小公园、干净整洁的碧道,无不向人们展示着村居生活的闲适与美好。村民张锦添告诉记者,通过文明创建,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处处整齐清洁卫生,村民得到了实惠和享受,幸福感大大提高。看到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张锦添感到非常高兴和骄傲。
美了生态、旺了产业、富了百姓,文明村“幸福曲”在北坑村奏响。作为第六届广东省文明村,今年以来,北坑村围绕提升宜居幸福软实力,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多措并举推进常态化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北坑村村容村貌越来越美
文明花开满庭芳
北坑村红星广场是村民平时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这段时间,村民们在农闲时都会自发聚集在这里,交流探讨如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据了解,北坑村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多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与宣传,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让党的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北坑村常态化开展的“必修课”。像红星广场这样的小阵地,这里不仅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阵地,还是北坑村民主治理、文明创建过程的展示场所。近年来,北坑村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依托多个文明宣传阵地、小平台,不定期为村民提供农技、健康讲座等,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印”到群众心坎里。全村实现乡村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常态化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记者看到,在北坑村的村道路两旁,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展示图板、标语随处可见。村里还定期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科技助农、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特色志愿服务。邻里互助、民风淳朴的好乡气被村民口口相传、津津乐道。
文明沃土产业兴
近年来,北坑村厚植文明沃土,充分发挥当地农村工匠和养殖能手的主动性,因地制宜兴产业,激发常态化文明创建新活力,也为文明创建增添美丽“新底色”。
北坑村的温氏智能鸡舍,是翁塘生态种养家庭农场的产业项目之一。完善鸡舍设施设备,争取今冬明春投产,这是该村充分发挥当地农村工匠和养殖能手的主动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举措之一。“我将全力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专业知识指导产业发展,力争尽快投产,为常态化文明创建出力。”翁塘生态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学文表示。近年来,北坑村由村“两委”干部成立的独立合作社,推动“一村一品”南药种植产业发展,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茶产业每年带动5000人次农村劳动力;“菜篮子”供港蔬菜种植,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引导农户种植蔬菜,提高农民收入。
文明新风润百姓
“以前生活比较单调,现在有滋有味,每天晚上都要去广场上跳跳舞。每天跳跳舞,精气神都有了。”当地一村民说起晚年生活,用“有滋有味”4个字来形容。这样的“滋味”得益于北坑村利用村规民约推进常态化文明创建不断深入。北坑村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红白理事会、张贴村规民约、动用村8个大喇叭广播、红白事上现场宣传等多形式来宣传,确保婚丧新规人人皆知,争取全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利用文化广场、文化墙、道德讲堂、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把村规民约引向深入。如今,常态化文明创建越来越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带来了党风正、民风淳,人情少、负担轻的文明新气象。
只有转变村民的观念,让村民登台唱主角,常态化文明创建才能长久保持。接下来,北坑村将继续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常态化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积极打造美丽乡村,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