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源市金融“成绩单”公布 存贷比位居全省前列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通讯员 余法理 邱嵩 2021年,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紧密围绕河源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开展工作,推动各项金融政策措施更好落地见效。2021年全市金融运行平稳,各项存贷款保持稳定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普惠小微企业、绿色发展、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截至2021年末,河源市各项贷款余额1671.36亿元,同比增长6.31%,比年初增加99.1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567.98亿元,同比增长1.53%,比年初增加23.65亿元。存贷比106.59%,长期位居全省前列,比全省平均水平(75.80%)高30.79个百分点。
2021年,我市信贷结构优化,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有成效。一是制造业贷款增量位居各行业首位,截至2021年末,河源市制造业贷款余额90.68亿元,同比增长19.3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0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4.68亿元,同比多增4.81亿元,贷款增量排名在各行业首位。二是个人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末,河源住户贷款余额1014.86亿元,同比增长11.06%,市场主体信心恢复,居民消费意愿增强。三是金融持续助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领域,2021年,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贯彻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绿色金融南粤行(河源站)”活动,推动建成首家市级及县级金融机构“零碳网点”,引导金融系统不断加大对河源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44.43亿元,同比增长74.18%。此外,联合市金融局、灯塔盆地管委会出台《金融支持灯塔盆地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推出“17条金融措施”助力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发了“蝉茶贷”“生猪贷”等金融产品,落实“整镇授信”,有效满足“三农”资金需求。2021年末,河源涉农贷款余额627.2亿元,同比增长5.45%。四是普惠金融服务量增、面扩、价降。通过运用好再贷款和两项直达工具,深入开展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企业融资便利性得到较大提升。2021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5.34亿元,同比增长25.0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7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户数达到16947户,同比增长21.19%。货币政策工具、LPR改革效能持续发挥,2021年末,全市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15%,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