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财经 > 阅读新闻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您的认证依旧是学生身份,如不取消,很可能造成征信问题……”春节期间,很多年轻人会接到自称各大网贷平台客服的电话,声称能利用共享屏幕的方式进行贷款并取消认证。据报道,这实则是诈骗分子以能够向职场青年提供大额贷款限额为幌实施的诈骗手段。

围绕学生的“征信”问题,骗子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骗局,玩出了很多诈骗的新花样。之前的主要诈骗套路是:骗子称学生或“前学生”的校园贷未注销,会影响日后征信,诱导他们一步一步进入泄露银行卡密码或贷款、转账等圈套。现在,骗局又出现新变化,骗子又拿“前学生”在网贷平台的学生身份认证做起了文章,用“征信”风险忽悠人们入坑。

其实,这些诈骗套路虽然在形式上不断变化,但其实质却基本相似——都是以骗子精准抛出相关对象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毕业学校、毕业年份、校园贷记录等隐私信息开局,这步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下面的步骤三绕两绕就会通过屏幕共享、诱导输入等方式获取相关对象的银行卡涉密信息,“帮助”相关对象贷款、转账。

新型网络诈骗具有“变”与“不变”的双重特征,我们在防范这些不断变种的诈骗套路时,也应该以不变应万变。诈骗套路最终都指向一个“钱”字,都会露出真实面目。民众应该增强对诈骗“关键词”的敏感性、警惕性,一听陌生的对方提及贷款、转账、银行卡账号密码,或者提及有可能泄露银行卡信息、产生被贷款被转账风险的共享屏幕、人脸识别、链接点击等高危“关键词”,就要警醒起来。一旦被骗,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10或者到就近派出所报警。

 






上一篇:2021年河源市金融“成绩单”公布 存贷比位居全省前列
下一篇:广发银行今年将从党建上全面发力 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