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春节期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十条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为做好我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发布《春节期间农村地区(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1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筑牢农村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措施要求,各地要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命令,服从统一安排和调度,不得擅离职守;市民群众要减少出门安排,做到不串门、不扎堆、不赶圩,不聚众打麻将、打扑克牌等公众娱乐活动;坚决执行“凡办必报”“谁审批(备案)、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防控要求,严格管控大规模农村群体性聚餐活动,提倡“喜事缓办,白事简办,宴席不办”;14天内有流行病学史(包括疫区旅行史、生活史,与疫区人员密切接触史,与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的返乡人员,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者必须主动报告;要建立返乡人员排查情况记录“一人一档”。
根据措施,凡公共场所均张贴“粤康码”“行程码”,要求扫码才能进去;科学安排菜场、超市、药店等营业时间,减少村老年活动中心、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村公共活动场所的开放时间,村内养老院实现全封闭管理。要强化排查监测,及时掌握各类人员的情况底数和动态,配足应急防疫物资和设施。要及时主动传递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等内容,引导群众从官方媒体、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要强化消毒灭源,发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超市、菜场、村广场、村公厕、垃圾投放点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严格动物管控,禁止采购、加工经营、贩运、食用野生动物,不得散养畜禽、宠物。强化生产保供,保障农村生活生产物资供应,组织群众抓好春耕备耕,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不误农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