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群众,稿件才会更鲜活
新春期间,我走访了基层工作者,了解他们的工作故事;也走进了村民家中,感受他们平凡生活中的欢喜与感动。在不断接触采访中,我发现基层处处有故事,每一位人物身上都有闪光点,立足于大时代背景下,他们或许很渺小,但正是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变化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从他们质朴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变迁。
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乡村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只有参与建设的工作者和村民才最有发言权。陈玉莲家住连平县三角镇石源村,在和我聊天的过程中,她脸上一直挂着开朗的笑容。她说,得益于新农村建设,即使是60岁的老人也都可以有工作有收入。陈玉莲现在主要负责村子的卫生保洁,每月有固定的收入,每年村子里荷花盛开的时节还会吸引许多人前来观赏,她就会在附近卖卖农产品和饮料,一天最高收入可达近2000元。在家门口靠自己的劳动就能创造收益,让她觉得非常开心。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勤劳拼搏的精神,也看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成果。
用行动给他人带去温暖、默默为城市建设作贡献的志愿者,兢兢业业奋斗在岗位上、努力为村民谋发展的村干部,脸上时刻挂着开朗的笑容、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村民……这次新春走基层让我受益匪浅,基层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挖掘,要学会去发现隐藏在细微之处的美,也只有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才能采写出鲜活、真实的稿件。
本报记者 谢梦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