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出城乡融合新图景 让村庄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走进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青山、稻田,一幢幢干净整洁的小楼,还有涓涓溪流……深秋的墩头村仍然处处充满生机。墩头村依托古村落特色资源,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的风格越发凸显,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到水、闻得到花香、听得见鸟语的美丽乡村,节假日成为了市民和游客争相游玩的“打卡地”。这是我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这为我市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干部群众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加快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多元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多形式宣传农村之美,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欧阳烈用照相机记录河源乡村之美
增“颜”提“值”绘画卷
“墩头村富起来了,美起来了,这墩头蓝功不可没。可以说,墩头村尝到了文化传承的甜头。”我市墩头蓝纺织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春雷如是说。他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特别激动和向往。
文化强国是干出来的,奋斗出来的。一国如此,一个村也如此。如何推进墩头古村系列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曾春雷认为,要深入挖掘河源文化旅游资源,重点突出河源客家文化、水文化、古驿道文化,体现河源特色,切实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品位,推动更多的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旅游文创产品,提升乡村文化内涵。
多元化推进城乡融合
“要让城里人喜欢下乡来,就要着力推动城乡融合。”驻连平县隆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李广京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他感触颇深,“三农”的工作重心已全面转向乡村振兴。以隆街镇为例,要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谋划,突出特色,走多元化的道路,将当地优势产业做优、做精,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并建立有特色、有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多元化推进城乡融合。
连平县隆街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正致力打造九连山腹地的“避暑胜地”。李广京全力协助推进镇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多次陪同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镇域旅游资源的调研,还积极推介隆街旅游产业,联系企业深入实地调研旅游资源,探索崧岭旅游模式。
多形式宣传农村之美
走村看世界,人间草木深。作为归乡人,乡创达人欧阳烈扎根东源乡村创业如今是第五个年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他见证了河源乡村的变迁与发展,也成了河源多个村组和村民心目中的“老朋友”。
“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河源农村,让乡村之美让更多的人知晓!”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欧阳烈说,报告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又一个契机,在新时代下,要以旅游思维来组织乡村休闲活动,用文化创意、互联网思维来打造乡土产品,展示农村之美。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奋斗一脉相承。他表示会继续站在乡村看世界,通过走村挖掘、传承、创新属于河源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为河源城乡融合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