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市党员干部群众表示将全力呵护河源生态之美 让河源绿色生态之路越走越精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在我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反响。绿色是河源最亮的底色,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不少党员干部表示,要扎实推进生态优先行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增强和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核心功能,打造绿色发展广东样板,让河源绿色生态之路越走越精彩。
河源生态之美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生态保护生机勃勃
围绕绿色发展新要求,我市呈现出勃勃生机——在生态保护上下功夫、在绿色转型上做谋划、在低碳发展上做文章,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前段时间,《2022广东省区县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发布,河源包揽生态环境榜前4名。
“河源人民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屏障持续巩固,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绿色答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碧瑜说,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接下来,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目标,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大力推进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守护好粤港“水塔”和生态屏障,着力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不断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动员和带动社会各界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治污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自觉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参与者和行动者,为我市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生态入影令人震撼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东源县摄影协会主席赵春风说,河源生态如此之美,这是我市长期保护的结果。
赵春风从事摄影工作40多年,一直在为河源美“代言”。今年7月,万绿湖水位恢复。赵春风赶到万绿湖畔的东源县新回龙镇,为那里的蓝天、白云、湖水所震撼,拍摄了一幅《白云访绿》的照片。回来路上他又看到湖畔水牛悠闲吃草,白鹭成群,在碧绿田野间飞舞,仿佛一幅水墨画,随手又拍摄了一幅《生态乐园》。
赵春风对自己的这两幅照片很满意。他说,河源美,美在环境,更美在生态。尤其是万绿湖,也许在不经意间就可以拍摄到一幅好作品。河源生态入影,不仅展现了光与影的艺术魅力,更折射出河源自然生态之美与和谐宜居之都的美好画卷。看到这些光影变幻、色彩灵动的摄影作品里,透过一个个被定格的精彩瞬间,你会从中感受到美丽河源的清新呼吸,见证到一方水土的历史底蕴,触摸到时代脉搏的强劲律动,感悟到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聆听到社会发展的稳健步伐。他表示,接下来东源县摄影协会将组织会员多拍河源生态之美,多宣传河源生态之美。
为保护好生态而奋斗
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摄影爱好者黄雪花说,学习了党的二十大,她感触颇深。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她一直为河源生态如此之美而自豪,更愿意用手中的镜头表现河源生态美,向人们宣传推介河源生态之美。
好山好水好生态。河源的美,在外表,更在内心。黄雪花说,在摄影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保护好河源青山绿水不易,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要保护好河源青山绿水。碧空如洗,流水潺潺。许多初到河源的游客,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空气清新,生态宜居”。河源的优良生态,既为发展添动力,也为群众增加获得感。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在奋斗中得以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画卷,在实干中尽情舒展。她说,拥有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保卫蓝天碧水净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而不懈努力。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