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粤声回响 > 阅读新闻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打造河源特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在我市村(居)党支部书记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村(居)党支部书记表示,将扎实推动“五大振兴”,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金溪村将继续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记者 张涛 摄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生活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连平县绣缎镇金溪村支部书记曾权生说,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感触颇深,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大问题,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根据连平县部署,2021年金溪村委成立了连平县金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把村内因劳动力缺乏的耕地流转统一经营管理,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对于通过脱贫攻坚发展起来的腐竹、沃柑、蔬菜等产业,村里将继续做大做强,进一步拓宽村集体收入来源。曾权生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农村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更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斗志和信心,今后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着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让村美人更美,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我市乡村产业发展势头好,村庄建设也红红火火。走进紫金县蓝塘镇茜坑村,村里一派丰收景象。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万青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方向,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带领全村建设美丽、幸福新茜坑的信心与决心。接下来,他将带领村“两委”班子和乡亲们一起,领会学习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统筹推进“五大振兴”,依托村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富山公司,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实现特色农业产业优质、高效发展,让茜坑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紫金县瓦溪镇上濑村党支部书记陈少珠说,十年来,村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村容村貌大幅改善,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将带领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当前而言,全村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主要是打造美化绿化、河堤绿道建设等设施,加大力度发展茶产业,积极发动村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记者走进紫金县黄塘镇车前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路侧枝繁叶茂的景观树、错落有致的居民小楼、干净整洁的大小院落,勾勒出一幅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车前村里,村内一些客家老建筑被保留,对房屋构造、瓦顶屋檐进行修葺或者微改造,同时还在建设过程中建造或植入具有客家特色的元素,既保留了浓浓“乡愁”,更显村庄的美观亮丽。黄塘镇车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子成说,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车前村可以说已尝到了生态振兴的甜头。村里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过程中,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做到“高标准整治”和“保留农村原生面貌”结合,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接下来将继续巩固提升,加快村民房前屋后的改造,让村民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文/图






上一篇:党的二十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让我市文化工作者等格外振奋 ——不断推陈出新 让河源客家文化更璀璨
下一篇:党的二十大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市党员干部群众表示将全力呵护河源生态之美 让河源绿色生态之路越走越精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