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精神文明创建 > 阅读新闻

驿站很“小”用途很“大” 我市志愿驿站服务暖身又暖心

3月9日上午9时多,河源文化广场志愿驿站旁,不少行人匆匆而过,附近篮球场上,几位市民挥汗正欢。“您好,请帮我倒杯水。”市民刘先生来到志愿驿站旁。志愿者刘丽华连忙微笑起身倒水,并双手捧上前。“请喝水!”“谢谢!”“不客气!”短短几句话,暖流从心间涌起。这是我市志愿驿站最常见的场景。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我市志愿服务蔚然成风,营造了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各个志愿驿站通过便民应急服务,为市民带来多种便利,成为城市文明的新窗口、新名片。


市民在河源文化广场志愿驿站喝水

便民服务窗口暖身又暖心

我市各志愿驿站是学习雷锋精神、打造服务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3月9-10日,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志愿驿站发现,志愿驿站早已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驿站志愿者们以热情主动服务的态度践行着助人为乐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凝聚文明城市创建的力量,让城市更有温度。

在河源文化广场志愿驿站、东江湾公园志愿驿站、客家文化公园志愿驿站、鳄湖公园志愿驿站,摆放整齐的雨伞、免费租借的充电宝、针线包、饮用水、日常用药等一应俱全……让有需要的市民充分感受到城市的关怀。

河源文化广场志愿驿站是我市首个由深河共建的志愿驿站,平时值守的志愿者有五六人。“周末以学生、游客居多,主要是为他们提供续水、给篮球打气、问路等服务;平时主要为中老年群体提供公交线路、公交办卡等咨询服务。”刘丽华表示,今年2月底,一群外地游客前来咨询有无公交车去万绿湖风景区,除了指引她们在哪坐车外,她还推荐了一些河源特产,获得了游客的认可,能为河源文明旅游助力,她感觉很开心。市民廖先生对该驿站的服务赞赏有加。他表示,自己的孩子在江东新区某学校上学,每周五下午校车将学生统一送到河源文化广场公交站台,孩子都会来到驿站借志愿者手机打电话报平安,有驿站的志愿者在,他很放心。

据了解,为加强志愿队伍的专业能力,我市各志愿驿站、河源蓝天救援队、河源市河湖保护志愿者协会还对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应急救护等专题培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3月5日,鳄湖公园志愿驿站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内容是组织志愿者学习心肺复苏、量血压测血脂等技能。志愿者罗远斯表示,这种培训活动计划每周举行一次,希望通过持续的教学,让更多人掌握一门救命技能,这也算是为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力。通过志愿服务来弘扬雷锋精神,号召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用志愿服务点亮城市文明底色。

微笑服务让河源更温暖

来到市区东江湾公园志愿驿站的公益书吧,几个小朋友整齐坐成一排,安安静静地看着故事书,志愿者们陪伴在旁边,悉心照料。市民莫媛雲也是这里的常客,她表示,自己和闺蜜经常会来东江湾公园散步,累了进来驿站看看书,志愿者会主动提供书籍指引和饮用水。她说:“这里书籍种类多,风景好又安静,志愿者的服务也很贴心。”

在我市每个志愿驿站,总能看到“红马甲”忙碌的身影,志愿者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贴心服务”,营造了健康安全、温馨有序的环境,展现了河源文明新风尚。

谭军是一名环卫工人,负责鳄湖公园周边的卫生打扫。她说:“平时工作累了就在驿站附近休息,志愿者们很尊重人,热情地倒水,拉拉家常,我早把河源当成了家乡。”

志愿者曾福芳表示,鳄湖公园周边平时以中老年人居多,提供的服务也多是续水、借手机打电话等。也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会把钥匙落在这里,他们都会妥善保管,等老人回来取。

市民陈先生说,每天路过各个驿站都能看到志愿者活跃的身影,他们是街头最美的风景,自己有空的时候也会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截至3月10日,我市在“i志愿”系统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2738个,注册志愿者超30.21万名,志愿服务时长2074万小时,人均服务时长超过85.1小时,形成了“有困难就找志愿者、有时间同做志愿者”的群体效应,营造全民参与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成为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我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日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更加规范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壮大的志愿服务力量和持续升温的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让志愿服务成为一张亮丽的文明城市的名片。

本报记者 肖青青 通讯员 廖燕飞 文/图






上一篇:发挥主力军作用,做到“动”“静”结合 促进市容市貌大提质
下一篇:2023年河源市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集中服务周活动启动 以志愿红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