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弯腰 城市更洁净 我市志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
高山上的青松,因弯腰而坚强美丽;农田里的稻谷,因弯腰而成熟厚重;张开的弓箭,因弓弦弯腰而疾驰如飞。阳春三月,在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弯腰”成为这个春季最为帅气的动作。
迈前一步,弯弯腰,伸伸手,捡起一张纸屑,扫除一片垃圾,拔掉一根杂草,扶正一棵树苗。在城区大街小巷、公园广场,随处可见志愿者们这些姿态,这动人的姿态,洁净了一处地面,浇灌了文明之花,扮靓了万绿河源。
志愿者在东江湾公园弯腰清理垃圾
弯腰,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近日,在市体育馆附近,近十名志愿者正手持铲子、铁锹、扫把等工具弯腰清扫路面,对街路沿线的人行道、变电箱周边、光交箱周围、绿化隔离带、绿地树穴内的纸屑、烟头、瓦片、碎石子、枯枝落叶进行地毯式、无死角清理,确保美化家园全覆盖。
65岁的傅充芳,是参与此次“弯腰行动”年纪最大的志愿者。由于经常在河源文化广场志愿驿站值守,待人热情,熟悉她的人都亲切地叫她芳大姐或傅妈。她表示,去年在朋友的影响下加入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做志愿者。如今只要有空,都会来驿站参加志愿服务。“我老家是山东的,河源是我的第二故乡,现在退休有时间,帮助别人也是快乐自己。”
据了解,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启动以来,全市各类志愿者服务队、党团员志愿者积极组织开展“为爱弯腰”志愿服务活动,发动身边的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据不完全统计,参加的志愿者和市民超过35000人次。活动中,志愿者将沿途的废纸屑、烟头、塑料瓶等各类垃圾一一扫走,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主动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维护河源美丽环境。”该联合会副队长罗声利说。
生活因文明而精彩,文明因生动实践而充满生机。
市民李慧萍看到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也表示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注意细节,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为打造整洁、文明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弯腰,引领河源文明新风尚
弯腰是一种姿态,是为了更好地抬头挺胸、昂首向前;弯腰是一种风范,是为了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河源开展“弯腰行动”以来,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参与,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记者看到,在东江边,来自河源市河湖保护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正在对步道、草地仔细巡查,捡拾垃圾、烟头等;在市客家文化公园,来自河源市亮点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正在志愿驿站周边进行垃圾清理工作;在鳄湖公园边,来自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也进行“弯腰行动”,对地上的纸屑、烟头、塑料袋等细心捡拾起来放入垃圾桶。
正在东江湾公园打羽毛球的市民黄先生说,自己平时都在东江湾公园运动,能经常碰见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维护环境整洁。在志愿者的影响下,每次他都会把球场上坏掉的羽毛球和喝完的矿泉水瓶装好放入垃圾桶,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做好文明健身的践行者。“志愿者们学雷锋,弯下身子,捡起文明,作为市民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在江边散步的市民叶女士也表示,经常能看到志愿者在街道、河边捡垃圾,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河源环境才越来越好。自己也经常这样做,希望大家都能从自己做起,看到有垃圾能主动弯腰捡起来,一起努力让环境变得更美好。
弯腰也是一种文明
3月5日,我市启动2023年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系列活动。今年的行动月系列活动以“学雷锋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组织开展“文明一家美丽一城”“城市美颜”“为爱弯腰我爱我家文明河源”等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公益救援机构的河源蓝天救援队,在开展“弯腰行动”。以服务河湖保护的河源市河湖保护志愿者协会,近期也在积极开展“聚焦东江·为爱弯腰活动”和“万绿湖净滩行动”。该协会会长肖玮在接受采访时说,开展系列活动主要是保护东江干流和大小支流水域,保护万绿湖水域,后续还将广泛发动更多的“河小青”“湖小青”志愿者,对河道、湖边进行清洁,将河湖保护知识送进课堂、送进企业,期望河源每条大江小河,都有东江人民在守护和保护,让东江水更清更美更绿。
在我市开展的“弯腰行动”中,不少市民认为,弯下的是身腰,拾起的是文明,昂扬的是美德,树立的是风景。提升城市品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全体市民携起手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行动改善城市环境,用行动提升文明素质,用行动引领文明风尚,使河源这个家园更整洁、更美丽。
志愿者方少君说,平时除了在驿站为市民提供服务,也会经常打扫周边公共区域的卫生,通过志愿服务让市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关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如今,河源的志愿服务之风正融入市民生活,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
本报记者 肖青青 通讯员 廖燕飞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