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河源分行积极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聚焦三大阵地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本报讯 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官雅君 为积极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持续推动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连日来,中行河源分行开展2023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中行员工为群众派发金融知识宣传资料 刘奇峰 官雅君 摄
坚守网点阵地,发力精准人群
中行河源分行以营业网点作为开展线下金融知识普及的阵地,通过悬挂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活动口号、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或重要监管文件、设置公众教育区及咨询台等方式,普及宣传金融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八项基本权利、理性维权等内容;介绍合法的投资、理财渠道及方式;引导老年消费者“不乱投”,年轻消费者“不乱贷”;还通过厅堂人员对到网点客户进行教育宣传,提醒消费者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危害,增强消费者防范意识,提高消费者甄别能力。
拓展户外阵地,扩大辐射效果
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系列活动。中行河源分行向在校青少年宣讲了反诈和消费者保护等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金融安全观;积极引导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详细讲解使用方法及功能,并正确开启“来电预警”和“短信预警”功能,准确识别诈骗信息,最大限度减少被骗的可能性;通过发放宣传折页,介绍出租出借和买卖银行卡用于涉赌涉诈、冒充“公检法”行骗、中奖行骗、网络购物行骗等真实电信诈骗案例,提醒外来务工人员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要及时跟家人核实并尽快报警处理,避免陷入金融骗局,守好自身的“钱袋子”。
探索线上阵地,丰富宣传载体
中行河源分行结合社会公众的实际金融需求,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业务办理工具以及发动行内员工转发朋友圈,到企业、校园开展金融知识小广播等方式开展线上宣传教育活动,让金融消费者认清基本权利,远离电信诈骗,及时向消费者做好风险提示,提升广大群众金融素养。
接下来,中行河源分行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增强消费者金融决策力、风险防范意识和获得感为目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高效务实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针对性金融教育,培育和谐、理性的金融消费生态环境,让金融消费者更加平等、便捷地享有金融基础服务,充分展现国有大行品牌形象和责任担当,扎实有效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工作的开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