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数局设置“一件事”服务窗口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近日,记者从河源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政数局”)获悉,市政数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件事”服务窗口,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拓展“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助力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
“一件事”服务窗口方便了群众办事。
聚焦办事需求,拓展“一次办”服务领域
市政数局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重点环节,将部门两个或以上相关联政务服务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将企业群众日常可打包办理的多个服务事项,整合为企业群众眼里“一件事”,实现关联事项一次办理、集成办理,构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
通过整合政务资源、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从准入到退出、公民提供从出生到死亡“全生命周期”事项“一次办”服务。线上,在省政务服务网开设了“一件事主题服务”专栏;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设置了“一件事”服务窗口,实现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推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
再造业务流程,推动服务模式优化
市政数局通过多部门协同办理、重塑办事流程、打通平台壁垒等方式,对表单填写、材料提交、多事项内部流转等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开展“一件事”办理环节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梳理,将服务对象办理“一件事”过程中涉及到的多个事项进行材料精减、表单整合、流程优化,推动政务服务模式的优化创新,简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流程。
推出“一表单”申请模式,将“一件事一次办”套餐事项申报表的核心要素、必需内容整合到一份申报表单中,利用现有的共享数据,在群众填写业务表单时,申办系统后台能通过信息资源、服务接口、电子证照等方式,需要填写的数据项能自动生成,实现群众“免填写”,同时也降低群众填写错误的风险,即可完成申报,实现了“一件事”降成本、压时限、优服务的改革目标,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如“我要开餐馆”,涉及3个部门,群众单事项申请需填写5份申请表,耗费12个工作日,推行“一件事”“一表单”申请后,申报表单由多份变为一份,群众由多次跑动变为一次跑动,5个工作日即可办完,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优化集成服务,助力改革提质增效
为推动改革顺利实施,针对我市推出的“一件事”涉及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等多情形实际,我市建立各级各部门联动机制,完善改革落实各项配套措施。依托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细化完善全市统一的办事指南,组织编制并发布全市集成办事项标准、办事指南,确保全市统一、规范办理,明确申报材料、流程、时限等要素,设置“综合收件、分发流转、部门审批、一窗兑现”的“一链式”审批服务流程。同时,精细化制定“一件事”导办服务,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对外展示“一件事”所需办理的事项、材料及主题解读,为群众办理一件事提供办事指引;强化窗口、网络、热线等多渠道公开,公布“一件事”申办程序,积极引导企业精准申办。
对业务流程衔接紧密的,严格按“四个一”落实,即只提供一套材料、只到一个窗口或一个平台、只填一张申请表、只跑一次即办完“套餐内”能办的事项。对业务流程跨阶段、难以一次完成的,坚持分段处理,保证段内“只跑一次”,段间有序衔接,服务链条顺畅。对业务流程中难以共享数据、上网办理的特殊事项,根据情况分批分类给予帮办、代办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多头跑、多次跑。
持续深化融合,凸显“一次办”改革成效
“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聚焦政务服务“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改革要求,实现群众办事减跑动、减材料、减时限的高效便捷目标。同时,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对照“一件事”服务清单,理事项、增内涵、扩外延,着力打通科(股)室内循环、部门外循环、流程微循环,推动“一件事”服务事项无缝衔接、有机融合,推动全市“一件事”集成办改革不断向深层次拓展。
目前,我市共累计发布448项“一件事”,其中市级138项,县区310项,覆盖出生、住房、教育等17个领域,网办率95%,“一件事”事项平均办事流程从3.59个减至1个,办理环节优化72.14%,平均提交材料从5.40件减至2.35件,申报资料精简56.48%;办理时限从17.53天减至9.2天,压缩了47.52%。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白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