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
本报讯 记者 高雅 飞机为什么能在天上飞?军舰为什么在海中不会下沉?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打雷声?……前日上午,2023年全国科普日河源市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图书馆举行,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科普盛宴。
据悉,今年9月17至23日期间,我市将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在全市各地集中开展科普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家庭等活动,将“科普大餐”新鲜送达市民和学生身边,让大家零距离接触科学,体验科学的魅力。
在活动现场科普宣传展区,志愿者们通过科普展板展览、宣传资料派发、科技成果体验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宣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并提供现场咨询服务。观展市民纷纷驻足观看体验,零距离接触科技产品。
通过把“课堂”搬到展区,本次活动还为青少年提供了科学教育与实践的平台。不少中小学生变身科普达人,向观众讲解他们的“科研成果”。“别看它是木头和塑料做的,但通过精心设计,这个机器人就可以自己动起来,并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一名学生向记者介绍他和同学们设计的“小小机器人”。“全国科普日活动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应用,还能参与一些体验活动,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市三小学生骆苒圻说。
据悉,全国科普日于2003年由中国科协发起,并从2005年起于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举办,是在全国范围面向公众开展的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大型品牌科普活动。今年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我市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日活动,展示科技成就,服务创新发展,立足公众所需,让公众深刻感知前沿科技的魅力,体验科技带来的便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