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履职为民办实事——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会议13次、主任会议16次,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4项,审议法规草案2部,开展专题调研3项、执法检查1项,组织代表集中视察2次,“回头看”检查1项,作出决议决定9项,顺利完成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展现了人大担当、贡献了人大力量。
夯实思想根基 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以党的创新理论夯实思想根基,召开党组学习会议2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7次,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认真落实5方面23条措施,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以党的全面领导把准履职方向,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各项制度机制,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和市委实施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规定,高质量完成市委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决定的重要立法项目。以服务中心大局彰显政治担当,一年来,依法批准和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0人次,依法选举产生我市的省十四届人大代表24名。以过硬工作作风落实市委部署,指导做好基层党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等工作,挂钩联系镇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良法保善治,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小切口”立法,着眼解决长期以来暴雨灾害给我市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生命财产损失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市委的部署下,在全国地级市第一个制定实施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方面的法规。《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为增强我市防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扎实推进《河源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制定,有力支撑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夯实基础,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民意直通车”作用,健全完善立法工作制度,不断提升立法能力水平。突出建章立制,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原则,依法审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3件、县人大常委会决定1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备地方性法规1件、决定决议2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均为100%。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强监督促落实,聚焦培育“五大产业”、实施“七大行动”,拓展财政经济监督“深度”,使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深化生态环境监督“绿度”,助推我市绿色发展指数跃升北部生态发展区第一;体现民生保障监督“温度”,助推全市138所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125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中供水,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增强乡村振兴监督“力度”,促进全市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体系覆盖率和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助推全市100人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村道硬底化,推动全市2022年复耕复种撂荒耕地17.5万亩;提升法治建设监督“宽度”,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情况的报告、市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贯彻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工作情况的报告,“回头看”检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近五年来首次实现电诈警情数、案件数双下降。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优服务聚合力,代表活动有声有色,制定实施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代表活动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深入实施“双联系”制度,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接待群众1169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252条,问题解决率88.2%。平台打造有质有量,深化“掌上联络站”建设,推进101个镇街代表中心联络站和1358个村居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一年来,各级人大代表进站19953人次,接访群众21919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1453条,问题解决率90.7%,群众满意率95.1%,较好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议督办有力有效,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55件建议和闭会期间收到的1件建议全部办理答复完毕。
坚持守正创新 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对标对表“四个机关”新定位新要求,突出政治引领,抓好组织建设,强化纪律作风,注重固本强基,讲好人大故事,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其中,紫金县凤安镇人大创新打造“禾坪说事”品牌,获评2022年度广东省县乡人大创新案例。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作表率;坚持聚焦主题主线,在服务大局助发展上勇担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立良法促善治上下功夫;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在凝心聚力惠民生上求实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开新局;坚持“四个机关”定位,在不忘初心担使命上做示范,奋力书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
本报记者 谢梦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