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警察故事 > 阅读新闻

二十八载如一日将笑容传递给群众——记龙川县公安局水贝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主任张爱瑛

方寸窗口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户籍服务的为民篇章……她走上户籍窗口,将明媚笑容传递给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从而深受群众的认可。她就是龙川县公安局水贝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主任、一级警长张爱瑛。

从警二十八载,张爱瑛一直扎根基层,坚守一线最前沿,几十年如一日,忠诚履职尽责,用青春和汗水铸就公安金盾。因表现突出,张爱瑛多次被授予嘉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及先进工作者等,在2023年被评为最美基层民警。


张爱瑛总是满脸笑容地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

“派出所里有阿瑛,群众办事不操心”

从龙川县公安局隆东派出所到龙川县行政服务中心户籍窗口再到水贝派出所,从警28年来,张爱瑛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事当作自己事,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户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刚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张爱瑛无经验也无基础。“不懂就多学、多问、多练……”在户籍岗初期,张爱瑛从日常“挤时间”学习户政工作指南,研究吃透上级下发的各类户口政策文件,还主动向户政老前辈请教业务知识。正是凭着这种肯吃苦、肯钻研的劲头,张爱瑛迅速掌握了各类户籍业务的办理规定及流程,并不断成长为理论丰富、业务过硬、能够独当一面的“户籍能手”。

“我把业务练精,向群众解释得更细,就能让群众少跑腿办成事。”在张爱瑛看来,在户籍窗口强调的是服务,得沉得下心,跟群众心贴心。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群众的疑惑,她都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耐心解答。当遇到复杂情况,她更不会说“不”,而是仔细倾听、精准解答,确保每一个群众都能得到最贴心的服务。

为辖区特殊人群解决生活中一些“急难愁盼”问题时,张爱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十年如一日主动上门为他们办理各种户政业务,帮助不方便行走的群众收集办理业务证件材料并自费复印,办结后再送回到他们家中,特殊群体足不出户即可解决各种办证难题。辖区有一户村民,家中有一名智障的成员,因故脚受了伤住院不宜走动,但又着急办理医保报销手续,平日里不注重证件的保管,急用时才发现找不到身份证。张爱瑛得知情况后,迅速与照相馆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请工作人员上门帮其拍照采集相片打印出检测回执,之后立即帮群众办理二代身份证并加急办理出一张临时身份证,随后立即送到群众手中,解决其燃眉之急。

在户籍工作岗位的二十余年中,这样的贴心工作张爱瑛做了很多。辖区的群众总是亲切地称她为阿瑛,因此在辖区也广泛流传一句“派出所里有阿瑛,群众办事不操心”。

心系群众,危难时刻伸出援手

“当时好在送证件上门了,最后群众没事我就安心了。”说起以前,上门为群众服务及时将群众送医时,张爱瑛仍感到很高兴。

辖区里有一户村民,儿子外出务工,平日里只有老人一人在家,黄奶奶患有基础性疾病,心脏不太好,平日里需要服药控制。在一个周末的傍晚,张爱瑛结束一日的繁忙工作后,准备将已经办好的居民身份证送到黄奶奶家中,然后就回家陪自己儿子过生日,那是一个月前就已经答应儿子的相约,想到忙完后终于能好好陪陪孩子,身体的疲乏一扫而空。

当快到黄奶奶家时,张爱瑛发现其家门半开,一眼望去看到黄奶奶手捂心脏,表情痛苦。张爱瑛意识到黄奶奶心脏病犯了,立即冲进去帮其找平时服用的药,奈何黄奶奶说药用完了。情况十分危急,张爱瑛不假思索,迅速背起黄奶奶出门,拦车将其送到医院抢救,在帮其缴付住院费后,及时打电话通知其在外地的儿子。幸好送医及时,黄奶奶生命无忧。当晚老人无人陪护,张爱瑛便整晚陪在其床边,直至第二天老人的儿子赶回来。第二天一早,老人的儿子出现在病房时,看到母亲安好,感激之情久久无法言表。当时,张爱瑛只是淡然说“没事,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张爱瑛总是这样从无怨言,以实际行动以及暖心的笑容回馈群众。

让群众满意而归,这是张爱瑛28年来工作的标准。“办理户籍业务很琐碎、平淡,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但每当看到群众办完业务后露出的笑容,听到那一声声‘谢谢’,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了。”张爱瑛笑着说。

本报记者 曹志成 刁城帮 通讯员 陈丽厉 骆秀

 






上一篇:破案追赃挽损,一个都不能少 —— 记东源县公安局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一中队民警杨凯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