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跳起来 太极耍起来 生活乐起来 我市超37万老年人爱健身,占全市老年人的58%
“市、县老体协动员和组织老年人参加科学健身活动,让他们生活更健康、更快乐,还陶冶了情操,开拓了视野。”前日,紫金县老体协主席卢渊梅如是说。“我健身、我健康,我健身、我长寿”在当下已成为我市广大中老年人的共识。前日,河源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指出,如今,全市坚持常年健身老年人37.7万,占老年人数58%。老年人健身活动已成为全市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老年人健身成我市城乡一道亮丽风景线。
科学健身身体“倍儿棒”
老年人体育工作事关全市65万60岁以上老年人身体健康。我市积极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人体育工作大格局。市老体协坚持践行“向健身要健康、使健身常态化”工作目标,促进老年体育工作“三个越来越多”:即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环境和条件;动员和组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加到科学健身活动中来;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坚持科学健身,生活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
为推动老年人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市老体协通过年度有计划,月月有活动,运用比赛、交流、展演、培训等形式让老年人健身活动经常化、常态化,使大家“动起来、跳起来”。市老体协还在一些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如“九九重阳节”“全民健身日”和国庆节、元旦、春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健身活动。
超过一半老人爱运动
“我健身、我健康,我健身、我长寿”在当下已成为我市广大中老年人的共识。据统计,我市老年人体育项目共有13个,全市坚持常年健身老年人37.7万,占老年人数58%。老年人健身活动已成为我市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市老体协木兰拳分会已有30周年历史,目前已拥有会员超过300名。源城区老体协的千人队伍“英姿队”遍布市区、东源、紫金等地,活动十分活跃。
品牌反映了一个地区水平,代表一个地区的形象。市老体协积极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老年人体育项目,提升河源形象,也进一步促进了群众性老年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2016年以来,我市承办了1次全国性老年体育赛事、7次广东省老年体育赛事和培训工作,主办了粤赣闽三省和香港、台湾地区气排球精英邀请赛,通过承办大型赛事,提高了河源知名度。源城区被授予“全国老年人气排球之乡”荣誉称号。
如今,柔力球、健身球操、健身气功、广场舞、太极拳剑、象棋、门球等已成为我市老年人健身运动的优势项目,多次在全国、全省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尤其是今年4月,我市老年人气排球队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老年人气排球比赛,取得第二名好成绩。
体育为“桥”促振兴
与此同时,我市还注重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培训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了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提升全市组织基层赛事活动的能力和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八年来,我市共培训教练、裁判和竞赛组织骨干近2000名,至2023年,经国家、省老体协审核批准的裁判员、教练员有205人。2018年以来,河源、梅州、揭阳、汕头四市组成“山海联谊”,每年采取互访交流的方式举办体育联谊活动,促进了老年体育水平的提高,增进了市与市之间的情感互动。
目前,市、县(区)均成立了老体协,全市街道、乡镇93%成立了老体协,村一级65%成立了老体协,基本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市、县(区)老体协班子建设比较整齐,发展势头也良好。
“‘守初心、发余热、作贡献’,是老体协人的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刚刚当选为第七届市老体协主席的刘永颂表示,从事老年人体育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接下来将做到有作为、有担当、有成效。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