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紫金县好义镇发展“光伏+农业”的“农光互补”模式 “新动能”催开“幸福花”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紫金县好义镇大力发展“光伏+农业”的“农光互补”模式,通过“光伏+朱顶红”产业融合创新实践,做活绿色生态文章,让闲置土地焕发新生,让阳光成为富民强村的“新动能”,助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已累计带动本地超3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约0.6万元,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劳动力与土地资源。


光伏板下种植朱顶红。

作为球根花卉中的“明星”,朱顶红凭借花色艳丽、花型硕大及美好寓意,近几年在国内外备受消费者青睐。好义镇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风明显,非常适宜朱顶红生长。该镇通过“光伏+朱顶红”的创新实践,在光伏板下科学规划百万棵朱顶红的种植空间,让光伏区每亩土地既产生清洁能源收益,又能通过朱顶红种植实现农业产值增收,综合土地效益较单一用地提升30%以上,为区域农业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光伏+农业”产业融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目前,一期成功培育朱顶红22万棵,成熟后将分批销往云南及海外花卉市场。

“光伏+朱顶红”种植示范项目实施“企业+农户”联农带农的经营模式,在种植、管护及采收期间聘请30多位村民作为工人,主要负责板下植物的栽种、除草、施肥等工作,从而构建起多元增收体系,村里有了稳定租金收入,农户既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又能参与种养增加收入渠道。好义镇大力发展“农光互补”项目,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一地二用”,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赢之路”。目前,光伏项目涉及鹿塘、高尚、双全等村,光伏板下种植发财树、嘉宝果、黄豆、花生等经济作物70余亩,养殖高山羊200头、三黄鸡1000羽等180亩,“农光互补”产值达2500万元。

接下来,好义镇将继续依托光伏发电产业,持续探索“光伏+花卉旅游”新业态,优化种苗品种、搭建产销一体化平台,力争打造“朱顶红示范片区”种植面积300亩以上,通过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乡村旅游相结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不断推动实现产业增效、生态增值,打造集绿色能源生产、生态种植、特色养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格局。此外,好义镇将坚持“四方合作”机制,全面履行主体责任,营造无障碍施工环境,推动公共机构屋顶光伏的开发利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上一篇:我市首家茶青交易中心在紫金“开市” 助推紫金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