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金”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我市聚焦“高”和“新”,创新驱动韧性和活力进一步显现
华南理工大学李国强团队的“高性能低成本LED外延材料与芯片研究”项目,经过几年的攻关,解决了FBAR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成立了河源市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艾佛光通”),从一项成果蜕变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这是我市聚焦河源主导产业发展关键共用技术,加快推进科研技术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
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河源国家高新区聚焦“高”和“新”,集聚创新要素,创新驱动韧性和活力进一步显现。2024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推动河源(深圳)产业孵化基地引进项目5个。目前,河源国家高新区有高企1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4家,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239.6亿元。
深河金地创谷展示科创产品。
聚焦主导产业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艾佛光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射频滤波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凭借全面自主创新技术的发展路线,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技术突破,率先建成国内首条8英寸5G/6G体声波滤波芯片IDM生产线,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三家具备5G体声波滤波器芯片独立自主产权的企业,推出的产品覆盖全球移动终端、卫星通信等场景所需的全频段。如今,该公司每年生产5G体声波滤波芯片超3亿枚,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滤波芯片主力供应商之一。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创新能力强,也是科创实力的体现。我市积极聚焦河源主导产业发展关键共用技术组织申报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组织实施科技支撑“百千万工程”项目、“扬帆计划”项目。除“高性能低成本LED外延材料与芯片研究”项目外,在电子信息方面,广东工业大学章国豪团队“5G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项目在我市落地中试。该项目研发成果突破了低能耗、高线性、稳定性等全球行业性难题,实现射频前端部分核心产品的国产替代,产品已获得华为等头部企业的认可并纳入华为路由器供应链,年出货量500万颗以上,良品率达100%。目前该公司正在河源国家高新区规划“锗硅射频芯片模组设计及封装产业化基地”建设。
在新材料方面,我市科技创新成效一样令人振奋。广东鑫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潜心科研,成功研发出改性塑料功能助剂设计的硫化锌产品,成功打破了欧洲企业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地位,有效满足当前各行业对于轻量化、高性能材料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为我国光电产业、新能源产业及国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广东晟源永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高性能钕铁硼辐射取向磁环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获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00万元支持,围绕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制造“卡脖子”技术领域和前沿技术领域,深入研究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研发无重稀土及重稀土减量化工艺,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带动企业新增产值超5000万元。
健全成果转移转化 精准对接机制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建立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努力推动科技“融湾”“融深”,鼓励引导大湾区科技成果在河源转化和产业化,有效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了推动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我市首先从制度建设入手,落实了《河源市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成果转移转化的精准对接机制。该机制的建立,不仅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还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我市在搭建技术创新供需对接平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河源国家高新区为例,该区现有河源市创业孵化基地、河源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河源广工大众创空间、河源兴河众创空间、国家通讯终端检测中心5家“国字号”创新平台;深河金地创谷、创智产业园、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3个重大创新创业基地;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省科学院河源研究院、深圳大学湾区河源研究院、广师大河源研究院、天津大学精密仪器院士工作站、天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河源市湾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7个科研院所;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工程技术中心79家,企业技术中心40家;成功引进天津大学叶声华院士团队、李国强教授“扬帆计划”团队等一批高端创新团队及合壹新能企业高层次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创新了科技招商模式,深入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展了技术经纪人培训,培养了一批技术经理人,有效缓解了技术转移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还定期面向湾区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科技成果项目落户河源。对于落户我市的获奖项目和重大科技项目,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专项政策支持,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在河源市落地转化。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春风轻拂三月天,巾帼花开别样红。在河源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是筑牢动物防疫屏障的“隐形战士”,是三尺讲台上的筑梦引路人,也是传递人间温情的志愿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