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剪弯月,一捧宋朝的词册。第一次遇见这首词的时候,我耳边仿佛听到来自南山脚下寺庙传来的钟声,悠长而飘渺,如若来自空谷山林的召唤。我仿佛能闻到风的味道,萦绕在风中的檀香。环绕的梵音似近非远,我不信佛,但无论臆想与否,我都觉得只有庙宇的空灵安静、自在安然才衬得起这首词。

红尘易老,清欢难寻。所谓清欢,当是涤荡过人生百味,最后品出的平和与淡泊。一壶清茶,一碟素菜,却能品出洗净铅华清淡的欢愉。

苏轼这位大文豪一生历经沉浮,依旧豁达豪放。诗词书画,酒肉禅茶,他的一生有过太多故事,太多的诗与远方。正因如此,在红尘喧嚣之后,他才能一品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再品人间有味是清欢。私以为,人生最终的境界当是如此,烟尘滚滚的俗世之后,被纷繁的世事所累之后,坐下来,也不过清茶淡饭的寻常。

然而,那时我能被这首词所深深触动着,却无法真正理解清欢,无法品味这种苦涩之后绵密悠长的清甜。并且认为这世上已再难寻清欢。万丈高楼平地起,泥泞的小道也再难寻。昔日的杨柳茵茵,绿瓦红墙再难以得见,霓虹灯衬着高楼大厦,亮堂得我两眼发晕。古道的马印铜铃再无踪迹,钢铁支架的倾轧下带起滚滚扬尘。所有能寄寓心灵的地方已经被挤压得不知所踪。高楼栉比、万家灯火却偏偏寻不到心之安处。

若寓所只不过是形外之物,有无倒在其次,可我们心里正失了那味蕾,无暇品味清润甘泉、馥郁橄榄。

那日午后偶然看见音乐老师在昏暗的教室里弹奏着钢琴,琴声悠扬。她明灭的脸上分明是难得一见的闲适。或许她是为了躲避繁忙的事务一晌贪欢;或许她并不如表现得那么平静;或许她是为了不到一小时后又一节课而做准备……那又如何呢?身处紧密锣鼓的俗世间,这样缓慢悠扬的节奏,几人能做到?

或许清欢并没有如此难解,又或者这就是清欢。一盏茶、一首歌、一页书、一段路……偷得浮生半日闲……清欢是一种人生境界,不可强求,寻找徒劳,指不定哪一天,你就在一盏茶中品出清欢,一朵花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棵树里悟出菩提……

什么是清欢?清淡的欢愉、清静的欢愉……洗尽铅华,忘尽悲欢,清欢不过是安守一隅的安适,满足于平淡的安逸,偷一份闲暇,赊一点自在……清静的心灵自生欢愉。

人间有味是清欢,有味的是原本就美的尘世,有味的是安之若素的人心。

河源江东新区古竹中学 吴恭儿






上一篇:落花时节又逢君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