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风水宝地”惊现20余清代古墓(图)
近日,在密云县一个半山腰的荒地下,埋葬了两百多年的20余个清代古墓被考古学家发现。昨日,文物研究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始对这些墓穴进行挖掘,现场已有4处墓穴被挖出。
这片墓地位于密云县冶仙塔下。昨日下午3时左右,刚挖出来的4个墓穴成“田”字排列,每个墓穴被挖出一个5米见方的土坑,土坑里是棺形穴。被挖掘出的白骨静静地躺在墓穴里。据悉,考古人员清晨来到现场,10时前带走了3袋古物。
据考古人员介绍,约两个月前,该地勘探出了20余个墓穴,目前挖出的是清代嘉庆、顺治年间的古墓。“尸体保存得不太好,棺木腐朽得几乎没了。”该工作人员说,目前挖出的古物比较好的有铜钱、小瓷罐,还没有重大发现。
有村民称,该地处于檀营乡的地界,清朝时是八旗子弟的兵营,应该埋着很多贵族。但该工作人员称,从发掘出的墓的造型和出土物来看,应该都是平民百姓的墓。至于白骨下的瓦片,其解释:“那是当时的习惯,用瓦片垫头或保护尸体,有的瓦片刻着文字,相当于墓志。”
- 新闻背景
“风水宝地”常现古墓
“这个地方有很多古墓,那一片肯定都是。”村民张某指着山下一片荒地说,该地文革平整土地时还挖出过水泥棺。据密云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祝自祥介绍,这片发掘地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挖出过很多古墓,涉及宋、金以及清朝的古墓文物。这是因为该地处于背山、平整的高地,在古代是埋葬的“风水宝地”,称之为“台地”。(记者 刘洋)
这片墓地位于密云县冶仙塔下。昨日下午3时左右,刚挖出来的4个墓穴成“田”字排列,每个墓穴被挖出一个5米见方的土坑,土坑里是棺形穴。被挖掘出的白骨静静地躺在墓穴里。据悉,考古人员清晨来到现场,10时前带走了3袋古物。
据考古人员介绍,约两个月前,该地勘探出了20余个墓穴,目前挖出的是清代嘉庆、顺治年间的古墓。“尸体保存得不太好,棺木腐朽得几乎没了。”该工作人员说,目前挖出的古物比较好的有铜钱、小瓷罐,还没有重大发现。
有村民称,该地处于檀营乡的地界,清朝时是八旗子弟的兵营,应该埋着很多贵族。但该工作人员称,从发掘出的墓的造型和出土物来看,应该都是平民百姓的墓。至于白骨下的瓦片,其解释:“那是当时的习惯,用瓦片垫头或保护尸体,有的瓦片刻着文字,相当于墓志。”
- 新闻背景
“风水宝地”常现古墓
“这个地方有很多古墓,那一片肯定都是。”村民张某指着山下一片荒地说,该地文革平整土地时还挖出过水泥棺。据密云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祝自祥介绍,这片发掘地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挖出过很多古墓,涉及宋、金以及清朝的古墓文物。这是因为该地处于背山、平整的高地,在古代是埋葬的“风水宝地”,称之为“台地”。(记者 刘洋)
上一篇:旅游吃什么:食者为尊
下一篇:玩石游山话岩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