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不差钱 全市24个综治维稳中心动工
建一个完善的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要投入办公场所、人力、物力、财力,加上正常的运作,需要一笔不小的的经费投入为柱。有人质问,在镇一级有必要建立中心吗?有啥问题不会找派出所,找县信访局?当前,全市正在筹建的24个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示范点,当地政府部门不仅不感到浪费,不怕经济支出,而且把最好的办公场所、最方便群众办事的场地让出来,成为方便群众、,解决群众问题的场所。用一个中心示范镇书记的话说,今天的投入,换来全镇的平稳,投入再多也值!
为中心建设 敢于投入 甘愿吃亏
日前,记者跟随省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督导组深入三县一区六个乡镇,每到一处,发现当地街镇对于中心建设都热情高涨,争取早日把中心建设好,服务群众。在龙川登云镇,该镇把临街繁华地段的两个店里腾填出来,用于此次中心的建设。对于这两个店面,一年下来,少说也几万元的收入,对而于中心建设中心还要投入3万多元,这一来一去就差了近10万元,。一个要投入资金又面临门店失租,这笔经济账算来有点亏,。但镇委书记说,这点亏吃得值,只要把中心建设好,一手把抓镇里的社会治安搞好,为群众解决好民声、信访等实际问题,加上镇里交通便利,招商引资就有路,发展经济就不愁了,这叫小投资换来大回报。
而在龙川龙母镇,镇委书记骆伯青在部署中心建设时,着实费了一番心思。考虑到中心建设成后,需要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解决问题,中心建设放在哪呢?最后,经过讨论,把镇政府办公一楼层临街的几多个办公室腾填出来,建设成中心,;然后出资把原龙母法院的旧楼买下来作为镇府其它迁出部门的办公场地。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让最好的办公场所、最方便群众的场所来建中心,方便群众。
这一搬迁,加上中心建设,需要投资接近20万元,。作为并不富裕的乡镇,的确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而且在中心建设中也遇到不少困难,但他们积极想方设法筹集经费,加快建设,并力争取在8月份完成中心建设。
龙母镇在抓好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的同时,把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延伸到村委会,。在当地17个村委会,建立综治信访维稳站,让每个村的村书记作为站的负责人,村小组长负责村里的综治信访维稳联络员,把综治信访维稳从村到镇,真正把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在第一线,解决在村一级。村里解决不了的由街镇中心协助解决。
说起此次中心建设,镇是舍得投入,这缘于这项工作有益民心,有利于维护乡镇社会综治工作的稳定,及时为群众解决民声问题,才更有利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这次全省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中,全市部署15个镇作为中心示范点。此项工作一展开,就有镇主动要求增建中心示范点,。全市共增设了9个。而东源县在增设了3个中心示范点后,还招聘了一批联防队员、,10名人民调解员,充实到各个中心去。这些人员每人每月800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账。对于这笔投资,按照当地政府的话来说,近年来,东源正大力招商引资,其中仙塘、新港两个示范点,一个是经济开发区,一个是旅游地带,只有把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抓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老百姓的口碑比什么都值钱,这样的投资绝对不亏。
有超前眼光 会打算盘账
面对全市当前正在建设的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省督导组认为我市中心建设有超前的眼光,经济账帐算得的很好。各级政府把中心建设高标准高要求完成,结合当地的实际,创建出地方特色,经验值得推广。
省信访局来访接待处调研员指出,当前,群众维权意识越来越强,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土地纠纷、征地补偿、劳动保障等涉及到群众利益的涉法、纠纷,信访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此,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只有把群众困难解决好了,经济建设才上台阶。她打个比喻说,如果没有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群众一旦有纠纷,就到镇里找书记镇长出来评理,这样一来,不得不放下手头工作,去处理这些问题,浪费了时间。
当前,全省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正在建设,这一机构的建成,将为群众解说解决信访和纠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采访中,有不少示范中心的负责人认为,这样的建设眼前的确需要投入财力、人力、物力,但都没有压力,更是一个动力,只有将中心建成后,发挥中心的功效,真正服务群众,把问题解决在一心,解决在中心,创造和谐社会,打造平安乡镇,这样才能更好地抓经济。
本报记者 刁城帮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