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惠及百姓
日前,本报曾大篇幅报道我市首个少年儿童户外活动场所本月动工,全方位“剧透”带你“预览” 设计亮点(详见1 月5 日A2 版)。报道出街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关注,不少网友在本地论坛纷纷发表看法。
@“amber”:这是好事啊,只希望到时收费别像文化广场那样就行,也别太贵了。
@偉:低消费性的儿童游乐项目为主?希望不要是第二个文化广场游乐园就可以了。
@90 后quincy:太好了,我家就在儿童乐园附近,到时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和谐家庭老少有责
日前,本报曾报道市区一老人因家庭纠纷,持菜刀反锁家门,警方破门将老人控制(详见1 月5 日A5 版)。新闻出街后,不少市民对此事有话说。
@峰动河源:相处不和谐,大多是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
@YYX: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事出有因必有果,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
@为什么是我: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老人的年纪大了,要依靠儿女照顾,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做子女的,都能体贴入微地照顾老人。人生在世,亲情真的是一份无法抹去的血浓于水的情怀,想想父母当年是怎么抚育我们的吧,请善待老人。
本报记者 梁小鸿 整理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