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市人大代表就食品安全建议食品安全需监管每个环节

在政府的监管下,我市食品安全基本上得到保障。

      “三鹿”奶粉事件,不断发生的食物中毒,瘦肉精事件,致癌物质在食物中出现。
      近年来,一项项耸人听闻的“祸从口入”事件使得老百姓对吃的东西越来越不放心,食品安全也让广大消费者谈虎色变。
      “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池瑞荣等提出建议《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这位细心观察我市菜市场和餐饮市场的代表告诉记者,我市的食品质量卫生状况整体水平虽然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也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在食品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对现有的监管资源进行整合,把分散的监管集中起来,把监管置于食品流通每个环节,加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各个环节的监管。

代表建议:须完善相应的监管系统

      池瑞荣代表向记者透露,目前我市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软、硬件配备均不足,质检设施、技术人员缺乏,一些食品检测项目无法操作。而各主要农贸市场和密集型消费市场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设备进行监测,仅靠看、闻、尝、摸、比这些原始的感观和经验去鉴别,不能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池瑞荣建议,要切实改善执法监管部门的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技术条件,购置和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以达到能现场快速检测食品的有害成分和农药残留量或超量,违规使用的各种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对现有的监管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把监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购置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各品种包括早点和夜市摊位的餐具和食品进行现场检测,对检测到的不合格品种,进行重罚,让当事人倾家荡产,一次就害怕,再也不敢重犯。特别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
      另外,建议市食品药品监督局会同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制定适合我市具体情况的食品安全标准,如馍、面条、豆制品等成品、半成品,工商部门逐步实行半成品三证挂牌制度;市场管理部门要联合执法,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向市民发布食品安全警示,报道市场上不合格食品,告诫老百姓请勿购买;加大法规宣传力度,让经营者意识到制假的危害性,让老百姓提高自我保护消费意识,逐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食品监管的良好氛围。

现状调查:不放心食品还是那么多

      池瑞荣在建议中详细阐述了当前我市食品安全的种种隐患,排在首位的就是环境污染。随着我市城市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水源难免受到污染,而我市蔬菜菜源渠道多,缺乏严格的把关,特别是一些零散的菜民利用沟边河道开辟的种植地,用被污染的水种植蔬菜令人担忧。同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滥用农药、化肥的现象,许多农产品的农药和化肥残留量严重超标;在动物的饲养过程中,也存在滥用激素、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现象,有的甚至大量使用瘦肉精,牛肉里注入“脏水”。
      除此之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片面追求利润降低成本,掺杂使假,滥用对人民群众健康危害严重的工业原料和各种禁用添加剂,从而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市区逐渐形成规模的早点和夜市摊位,由于缺乏长效、有力的监管措施及约束机制,在带来卫生、环境诸多问题的同时,也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餐具无消毒措施、摊位操作间简陋、塑料袋裹餐具随便用……令代表们对早点和夜市的食品安全倍加担心。
      池瑞荣表示,由于食品安全法仍未实施,我市目前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仅有规无法,食品安全行政执法队伍也还不够规范。监督机构人员少、经费不足、安检设备落后、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低、“城中村”的各类小作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无法很好地完成监管之责。

老百姓:对执法部门寄予厚望

      连日来,就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记者随机采访很多市民,发现多数人都遇到过不安全食品。而对有关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的原因,有不少人认为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惩罚太轻,不法厂商利欲熏心的结果。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对执法部门还是心怀期望,希望他们能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以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
      家住“阳光水榭”的蓝小梅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到一家小商场买罐头鱼,上面的保质期限是2008年8月29日,可商家照卖。而在所有的食品消费场所中,路边的小吃摊点,以及制作糕点、豆制品和熟肉的个体作坊最让人不放心。蓝小梅说,这些场所也是执法部门最应加大力度监管的,不能等出了事才站出来。老百姓最怕买到过期或假冒伪劣食品,吃了很不放心。
      住在新市区旺福小区的林峰认为,食品安全最主要还是政府部门的监管,不但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还要建立和健全各种机制,保障百姓吃上安全食品。林峰说,生活中虽然没有遇到过不安全食品,但知道很多食品安全问题事件,此时,很多消费者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执法力度上。同时,也希望食品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加强自我约束,生产放心食品。






上一篇:“河源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 20名正式候选人出炉
下一篇:今年我市审计项目多关注“民生”民生项目占到了50%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