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 源城区首登两个全国“百强区”榜单

本报讯 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李春华 近日,全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召开,发布《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我市源城区凭借强劲发展势能,成功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与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区,成为全市唯一且首个同时入选的县区,标志着源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获国家权威机构认可。


源城区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产业规模显著

据了解,源城区地处东江与新丰江交汇处,近年来千年古城现代活力持续彰显。

源城区特色产业规模显著。2024年,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约500亿元,其中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同比增长76.5%、28.4%,京东方精电车载显示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和1个省级工业园,建成使用面积35.41平方公里,制造业基础扎实。“五个一”特色农业发展质效显著,广东省首家村级电商产业创业园落户于此,春沐源“樱桃番茄”获评全国特质农品。

文旅发展底蕴深厚

源城区文旅发展底蕴深厚,先后获评“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毗邻万绿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和3个国家4A级、3个3A级、1个2A级旅游景区。巴伐利亚国医国药温泉、客天下水晶氡温泉(获“优质珍稀温泉”认证)享誉粤港澳。是全国拥有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县(区),获评“中华恐龙之乡”。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龟峰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硖恐龙蛋埋藏地,鳄湖公园、李焘故居、太平古街、龟峰塔等彰显“客家古邑”独特魅力。

生态资源禀赋丰富

源城区生态资源禀赋丰富,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森林覆盖率51.51%,活立木蓄积量167.52万立方米,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共8602.85公顷)构筑生态屏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21条河流与2个湖泊滋养城乡,2024年水资源总量达92.57亿立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水质100%达标,新丰江水库、东江源城段水质分别达国家地表水Ⅰ类、Ⅱ类标准,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探明萤石矿、稀土等6种矿产,10处矿产地规范开发。

改革活力持续迸发

一直以来,源城区高度重视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提出“1-1101”水价值转化模型,2024年全区水饮料及食品产业产值达66.1亿元,助力全市包装饮用水制造业营收创全国第一。建立产业投资项目“双容双诺三同步”直接落地改革机制,实现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30%以上,推动特区建工项目当月拿地、当月开工、当年试产,力升创投二期、聚芯源二期、共享产业园等项目平均提前30天开工。纵深推进“点状供地”“带方案”出让,探索“过渡性开发”,首创“自然资源要素诊断机制”,累计盘活土地300余亩,累计带动社会投资近20亿元。持续打通村集体参与市场经营、迅速发展壮大新渠道。源城区构建了“七有”综合网格治理机制,形成网格统管共治、数据联动、排查治理、协调联动“四位一体”新模式,以“小网格”撬动“大文明”。

当前,源城区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依托生态、区位、产业等优势,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绿色崛起现代化枢纽城区,为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贡献源城力量。

 






上一篇:全省抗击18号台风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抢抓窗口期做好防御准备 以高标准严要求硬举措筑起坚固防线 黄坤明讲话 王伟中主持 孟凡利出席
下一篇:全市教育大会召开 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助推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 何国森讲话 李勇平主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