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手法展现客家民俗 刘小华要求《客家古邑风华》雕塑在世客会前完工
本报讯(记者 张安定)正在沿江路高喷观景台下紧张创作的雕塑《客家古邑风华》,是我市首个反映客家风情的大型雕塑。昨日,市长刘小华率队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希望创作人员精雕细刻用心创作,确保作品在世客会前完工。
据悉,《客家古邑风华》雕塑底稿由河源籍艺术家、深圳美协主席骆文冠创作,整个浮雕以高喷观景台东西两边的台阶为界,总面积约250 平方米,用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将不同时空、情节独立的客家人民熟悉的生活画面统一在作品上,形成一幅多层次、多场景的客家民俗风情画,整个浮雕共展现了17 种生活情节,各种活动人物113人。
记者看到,整个雕塑泥稿创作已经进入精细雕塑阶段,雕塑底稿的整体风貌已经展现出来。由规划、城管、文化等多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一行边看边问,不时对雕塑的部分细节提出修改意见。
刘小华说,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有美化高喷观景台下立面的想法,并最终从展示客家风情和恐龙文化两个方案中,确定了创作《客家古邑风华》大型雕塑,该雕塑将成为我市客家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实现我市大型客家文化雕塑零的突破。
刘小华对创作团队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希望创作人员针对调研组一行提出的已经形成共识的意见,对雕塑画面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更加突出客家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更加注重细节部分的打磨和完善。同时,在选材、防水、灯光效果等方面严把质量关,搞好雕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融合,确保雕塑在世客会前完工。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善平,副市长吴有必等参加了调研活动。
上一篇:参观考察河源发展
下一篇:加强肉菜市场整治 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