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增亮点 资源优势添后劲
近年来,东源县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大培育壮大、利用开发特色优势产业资源力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石英砂深加工项目,新型建材项目,加大石英石、石灰石、瓷土等资源开发力度,加快石英砂深加工基地和旋窑水泥基地建设;出台了《2008年度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实施方案》等等。资源魅力日益得到彰显,有望成为该县财税增收的又一大亮点。
中华蜂蜜产品图示。
特色产业带项目进展顺利
全县已完成板栗和柠檬种植34.52万株,面积1.5万亩,下拨资金800余万元。
2008年冬,东源县抓住我市在该县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实施东江上游特色水果带产业项目建设的机遇,出台了《2008年度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实施方案》。目前,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已完成板栗和柠檬种植34.52万株,面积1.5万亩,将使之成为农业生态旅游和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
据了解,目前,该县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150亩优质板栗苗圃基地建设基本完成,已完成板栗嫁接40万株,预计今年冬可出圃板栗苗30万株,2010年冬可出圃板栗苗30万株;板栗、柠檬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达到“设计合理、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完善、技术与管理到位”的要求,完成种植面积3150亩,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农户完成打穴1.5万多亩,完成板栗与柠檬种植7175亩,其中连片千亩以上点3个、百亩以上点23个。
该县严把项目申报、审批、实施与专项资金管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项目建设资金补贴政策,对参与项目建设的单位或农户,政府财政以补贴形式分别给予种苗和资金扶持。资金补贴政策规定:对按时、保质、保量向政府提供符合综合标准的苗木,县政府将以发放苗木培育补贴形式下拨苗圃基地建设资金(柠檬每株5元,板栗每株4元),另给予30万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对参与项目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单位分别按每亩3000元、20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补贴扶持;对自愿参与板栗、柠檬产业发展、种植连片面积10亩以上的单位或农户和100亩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承担建设任务的除外),按柠檬每亩500元、板栗每亩3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补贴扶持。同时,该县规范项目资金拨付程序,目前已累计下拨项目资金802.35万元。
板栗加工厂。
发展旅游观光特色农业
建立了板栗、茶叶、蜜柚、柠檬、春甜桔、灵芝等10多个特色农业商品基地。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基地建设要求,东源县建立了板栗、茶叶、蜜柚、柠檬、春甜桔、蔬菜、灵芝、水产等特色农业商品基地10多个,其中以上莞仙湖茶为龙头的茶叶产业,包括涧头石坪茶、康禾茶、仙湖茶、三塘茶等绿茶面积3.8万亩,年产干茶950吨。以灯塔盆地板栗为主的水果产业,包括船塘、顺天、骆湖、双江等8个镇的板栗面积15万亩,年总产量5700吨。以东江沿岸百里绿竹长廊为主的绿竹面积5万亩。以东南山区仙塘、义合、康禾、黄田为主的龙眼、春甜桔、梅李、蜜柚等优质水果基地10万亩;以新丰江库区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供应珠三角等地。
近年来,该县还采取生态特色农业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生态观光农业开发力度,吸引了大批游客到县内观光旅游和企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已开放多年的苏家围民风纯朴、风景秀丽,客家民居、田园风光和东江画廊融为一体,吸引了大批都市游客流连忘返。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以游天然溶洞、访畲乡风情为主线,在黄金周期间连续举办了三届板栗节,带动了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上莞仙湖茶基地、柳城牛栏岗油茶基地、双江桥头村万怡生态观光园等,将成为该县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新亮点,发展前景广阔。
东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产品。
打造石英砂深加工基地
新引进石英砂项目10个,合同投资总额54.6亿元。
东源县柳城镇是我市最早开发利用石英石的地区之一。1986年,广东省五金矿业公司和惠州五金矿业公司与柳城镇政府合作办了一家铁合金厂,用石英石提炼多晶硅,出口给日本,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当时,厂子规模不大,仅2条生产线,每天只需要18吨石英石。因为成本低,1吨多晶硅可赚约4000元,利润可观。
然而,到了1989年,受国内环境影响,多晶硅无法出口,柳城镇铁合金厂被迫关停。这以后的10年里,因为缺乏对石英石价值的认识,埋藏在柳城周围山脉中的石英石资源,一直少人问津。1999年,柳城人陈林友专门请了广州市设计院和白岭头二九二地质队的专家们对 “白石”进行化验。专家们告诉他:“这是石英石,而且含硅量达99.6%,品质很好,可以开采。”于是,2002年,陈林友投入6万元,在柳城镇办起了开采场和一家小型加工厂。
柳城镇的石英石因为含硅量高,质纯而白,很快就打响了名声。此后,一些企业纷纷慕名前来,在该镇投资办厂,生产加工石英石。目前,在该镇已建成投产的石英石加工企业有30多家,预计今年可为该镇带来税收2000万元。
针对这种资源优势尚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石英资源的开采利用水平很低的情况,该县学习借鉴潮汕经验,充分利用该县石英石、瓷土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和石英砂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打造石英砂深加工基地。今年1-8月,全县新引进项目10个,合同投资总额54.6亿元,其中合同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有6个。特别是上莞、柳城、蓝口3镇依托丰富的石灰石、石英砂资源优势进行招商,成功引进项目6个,合同投资总额22.3亿元。
该县拥有大量的石英石等资源日益得到开发,加上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优质服务,吸引了众多外商纷至沓来。今年,该县引进了5家石英砂加工企业落户蓝口、柳城、曾田。
上一篇:铆足干劲改民生 惠民工程益群众
下一篇:东源人文映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