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创建达标可获百万元奖励

 
空中视野下的龙川县贝岭镇上盘村。

产业突出、个性鲜明的小镇,环境优美、清新宜居的乡村!“十三五”时期,我市将有越来越多地区具备以上气质。日前,市政府出台了《河源市创建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要在2016 至2020 年间大力开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在全市范围内成功创建20 个特色小镇和30个美丽乡村。

一镇一产业,一村一模式

我市启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改善村镇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案》指出,各县区未来要根据创建任务选好创建点,分5年实施,原则上每个特色小镇两年内基本建成、5年成精品,每个美丽乡村1年内基本建成、5年成精品。

《方案》提出,在创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各地要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创建工作,推行“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突出当地人文历史、乡土特色、旅游资源、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等优势,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村镇发展模式。

突出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

怎样才算是特色小镇?根据《方案》要求,创建特色小镇要建设一个有建筑特色、文明卫生、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小街镇,实现镇所辖区内的镇村风貌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良,并能够与专业镇建设相结合,挖掘和发展当地特色产业。

我市街镇数量众多,因此,《方案》提出创建特色小镇要深入挖掘不同类型小村镇的特色优势,制定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规划,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村镇为载体,加快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建设一批特色工贸、商贸、农业、旅游、文化小镇,突出地域文化,塑造特色鲜明村镇形象。

相比特色小镇的宏观,美丽乡村则更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乡村环境优化。《方案》明确,创建美丽乡村要建设完善村级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同时建设一条排水畅通、有道路标识、绿化和路灯的样板路。

此外,美丽乡村的创建还对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做了具体规定。《方案》要求,要巩固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农村环境卫生整洁干净,以“三边” (河边、路边、山边)生活垃圾整治和村庄内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和农村改厕工作,实现农村排水排污畅通,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统一清运处理。

创建成功最高补助100万元

为了推动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加大了资金补助力度。据悉,从今年起,市财政将连续5 年每年安排600 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县区开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工作经费,具体标准为:创建“特色小镇”达标的给予补助100 万元,创建“美丽乡村”达标的给予补助20万元。

《方案》还指出,要动员引导更多外出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工商企业出资支持“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

据悉,为推进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市政府还将组织有关部门每半年对各县区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并在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同时,将把创建工作列入年度“三赛”考核,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早日出成效。

创建先锋“启示录”

江东新区早早启动创建工作“前哨战”

高起点编制了总体规划

根据《方案》要求,江东新区的任务不算最重,该区要在“十三五”期间成功打造两个特色小镇、3个美丽乡村。然而,由于正处于全面发展建设的起步阶段,开展该项创建工作又有助于打牢城乡发展基础,因此江东新区早早便启动了创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前期工作。

据了解,江东新区将以“生命谷”为依托,以生命健康为产业重点,打造具有新区特点的生命健康特色小镇。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新区将把农村垃圾收集、污水处理、河沟清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作为城乡环境治理的重点,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目前,江东新区已邀请了高水平规划团队,正按照“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原则,高起点编制新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近期,新区将重点推进古竹镇、临江镇部分村庄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取经

浙江经验醍醐灌顶

今年4 月21 日,由江东新区党委书记赖小卫、管委会主任黄金来带队的新区考察团前往浙江省,就推进新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为期4 天的考察学习。考察中,无论是杭州余杭区的 “梦想小镇”、丽水市莲都区的“古堰画乡小镇”,还是刘家塘村的“美丽乡村”,都让考察团感受到了浙江地区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上的创新。

“浙江的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考察中,新区人员有了以上总结。

而关于美丽乡村,考察团发现,浙江省从2003 年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历时10 多年,经历了村庄整治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三个阶段。如今,该省的美丽乡村,基本都实现了根据山水走势和流向因地制宜,使自然景观与村落建设浑然一体,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建设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既创造了有效供给,又拉动了城乡需求,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考察结束后,江东新区立即邀请了高水平规划团队,加快编制生命健康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试点村规划,确定新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明确建设时序。

特色小镇

打造生命健康创新综合体

根据广东省珠江发展规划院为江东新区提供的参考意见,新区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将围绕培育生物技术·生命健康产业,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生命谷”,发挥地处广东最大的山水生态绿库、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半小时高铁通勤可直达广深的先天优势,深化体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形成集生命科技、健康产业、美丽产业、康复疗养、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区域生命健康创新综合体”。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分期实施、逐步完善。因此,江东新区打造“生命谷”特色小镇,计划首先落实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旅游城市、宜居城市、智慧城市等新理念的建设要求,策划一系列旅游项目,加快绿色低碳的快速公交系统和绿色低碳的慢行系统建设,完善服务生产、生活的各项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产城融合的宜居小镇。

美丽乡村

改善环境并打造特色品牌

从源头和细节上做好农村环境的治理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因此,江东新区打造美丽乡村,首先将把农村垃圾收集、污水处理、河沟清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作为重点,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

江东新区33个村居的自然禀赋、资源条件和文化底蕴各有差异,在挖掘过程中,广东省珠江发展规划院建议,尊重村庄原有的有机体系,发挥“独”“特”优势,创新打造一系列特色产品与服务,同时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和价值,推动乡村特色产品品牌化发展。

另外,江东新区还欲借助科技、创意和资本运作的力量,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融为一体的乡村全产业链。

本报记者 黄冉 通讯员 黄晓明/文 陈仕平/图



相关热词搜索:创建达标可获百万元奖励


上一篇:诚信待客户 服务暖人心
下一篇:源城区以精准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