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和平加快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

 
龙腾盛世。朱国放 摄

核心提示:

如今,全市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和平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温泉之乡”、“广东省旅游强县”,青州镇、林寨古村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十大茶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实,仔细考虑,“特色小镇”七彩缤纷,与和平旅游业的强势崛起不无关系。

对和平来说,欲深入建设“特色小镇”,当先发旅游,文化旅游首当其冲。和平客家文化、王阳明文化与“和”文化,三大交相辉映,文化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经过多年“深耕”文化强旅游,和平终于迎来了文化旅游发展的全新态势。

有此为证,继去年12 月徐旭曾客家学术暨纪念《丰湖杂记》发表 200 周年研讨会之后,本月初,备受关注的阳明心学与和平地域文化构建研讨会也在我市召开,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还深入和平,重走“阳明路”。2018 年是和平县建县500 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正值我市建市30 周年,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借此良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精品区块和精品路线,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和平浰源整治后的小河

“五张牌”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近年来,和平县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为发力点,着力打好“五张牌”,即打好规划牌、打好产业牌、打好基建牌、打好文化牌、打好生态牌,加快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名镇1个、名村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0个。

和平县坚持规划先行,把凸显镇村特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力争让每一个规划都能充分展现镇村资源条件、产业发展、风土人情、田园气息等特色。先后启动实施以名镇名村、旅游发展、扶贫开发等为内容的镇村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近200个,特别是《和平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等规划的出台和实施,有力推动了该县“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上新水平。

在此基础上,和平还打好文化牌。和平县有三大文化牌,分别是客家文化、王阳明文化以及“和”文化。首先,深入挖掘大坝嘉禾岗客家围龙屋、林寨“谦光楼”古民居群、热水兴隆民俗文化村等旅游景点的客家传统民俗风情,使具有客家文化底蕴的休闲旅游更具市场竞争力,打好客家文化这张客家牌。其次,加大对该县一些具有纪念王阳明价值的历史遗迹和传统工艺品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打好王阳明这张名人牌。再次,把“和”文化与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紧密结合,以“和”文化促进该县“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加快发展,打好“和”文化这张县名牌。

另外,和平县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初步形成猕猴桃、百香果、茶叶、油茶等8 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24 个“一村一品” 专业村,并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猕猴桃、黄桅子天然色素、青州茶叶、贝墩米酒等深加工项目明显提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与此同时,还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每村配备保洁队伍,“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和分类减量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初步形成。自2012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央生态补偿资金3.6亿元,被列为全省8个低碳发展示范县(区)之一,深入推进“绿化广东”大行动、中小河流治理、生猪养殖场整治等活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和平成摄友和驴友眼里的“新宠”

越土越有味。原本土得掉渣的泥瓦房,毫不起眼的梯田、茶场,打草鞋、编斗笠、制墩头蓝,这些在和平农民眼里再平常不过的农事,如今都成为了摄友和驴友眼里的“ 新宠”。如今到和平乡间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和平县旅游局局长朱德富告诉记者,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外地驴友相约到和平乡间摄影或越野。上月,和平县旅游局和团和平县委还组织驴友开展穿越羊石徒步五指山活动,有上百人参加。

如今,由网友参与评选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色于一体的“和平(旅游)新八景”正式 “出笼”,林寨古村、热龙温泉、天上人间温泉、阳明公园、仙女灵石、彭寨儒林民俗村、上陵翠山竹海、热水兴隆民俗村等让人印象深刻。朱德富说,不少“色友”都是冲着这“新八景”来的。以彭寨儒林民俗村的墩头蓝为例,不少摄影朋友对这种织染技艺感到十分惊讶,以前在省内其他地方都没有见过。

和平文学创作也与文化旅游“联姻”,以促进文学创作与旅游文化发展,提升和平文化旅游的内涵和知名度。据悉,由和平县文联发起的这次文学创作活动将持续至7 月底结束,文学爱好者们将创作散文、诗歌等形式的文学作品唱响“讴歌和平赞美家乡” 主旋律。

不过,朱德富对和平旅游有着多年的研究,他并不是一个只懂得观赏美景的人,他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希望能借客家文化、王阳明文化与“ 和”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和平旅游发展带来更多的“红利”。他说,相信这次“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和平文化旅游的发展再次带来契机,借“文化之手”,和平旅游也越来越有“嚼头”,和平“文化旅游”招牌擦得越来越亮,旅游产业“蛋糕”也将越做越大。


大坝镇“钵皮”制作。禾一摄

交通打造文化旅游“新筋骨”

记者了解到,和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有热龙温泉、热水漂流、林寨古村,正在开发建设的旅游项目有合水度假村和公白依云温泉。然而,目前和平各个景区与景区之间“各自为政”,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道路不通。

为改变这一状况,和平县委县政府作出重大决策,规划建设林寨古村至热龙温泉旅游专用公路,用一条路将林寨古村、公白依云温泉、合水度假村及热水漂流、热龙温泉等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旅游黄金线路。规划建设林寨至热水的这条旅游专用公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识。据和平县交通部门估算,旅游公路总投资需5亿多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第一期工程为林寨至合水良排段,起点在林寨古村,途经林寨、彭寨、公白、阳明、合水5 个镇,终点在粤赣高速合水出口,全程20公里。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工作,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

“有了这条路,和平旅游可以串珠成链、积木为林,发展效应那就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这条旅游大道将有望打造成和平文化旅游‘新筋骨’。”朱德富如是说。

不仅如此,作为京九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赣深高铁连接江西、广东两省,途经江西南昌、河源、惠州、深圳等地。目前,赣深高铁在河源境内路线走向也已经基本确定:经过和平、龙川、东源、市区,设计时速为350 公里。赣深高铁建成后,从和平南下去广州、深圳不用1 个小时,北上江西赣州只需40 分钟。可以想象,以后可坐赣深高铁到和平观光,沿着旅游公路尽享漂流,可走大环城路领略和平客家人文风情。目前,赣深高铁也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让村民享受发展“红利”

盛夏的林寨古村,柳树成荫,鸡犬声闻,一派祥和景象。古村内的石镇村文体广场,数十个工人正在忙着绿化,广场周围民居的 “穿衣戴帽”也已开始建设。正在建设中的文体广场与光裕门、百年古井以及周围的四角楼相映成辉,别有一番景致。离广场100 米远,当地还规划通过种植水草进行污水治理。当地一些村民表示,村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大规模地搞建设,他们也积极支持,希望能尽快享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红利”。

记者了解到,今年林寨镇抓住全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契机,计划投入1.5亿元建设“十大工程”,即道路建设工程、征地拆迁、示范片旅游区入口建设、村级服务平台建设、房屋整治、福谦楼修复工程、文体广场建设工程、排污水渠建设工程、绿道绿化建设工程、路灯配套工程,拟打造成集宜居、产业、旅游、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让林寨古村景区的“红利”辐射到周边村5个主体村22个自然村,涉及居民3060户 15041人。

5村兴建文化广场是这次示范片建设的 “重头戏”。据介绍,目前已完成了新兴村文体广场3000平方米的硬底化及新兴卫生站建设;中前村文体广场基础建设已完成了大半,石镇广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及绿化建设,楼镇广场正在进行土方回填及平整工作,兴井村文体广场正在施工中。示范片内每个村庄至少建设一个村级卫生站、一个综合文体广场、一个文化活动站、一个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一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站、一个宣传报刊橱窗。到2016年,示范片道路形成以省道、县道为骨架,以乡道、村道为脉络的道路交通体系,形成南北两大环路,村道路和入户路硬底化率达到100%以上。

建设的关键是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其实不单单林寨古村,记者从和平县《关于2016年县领导挂钩帮扶企业的通知》了解到,除了林寨古村路道畅通建设外,今年和平旅游业类建设项目还包括金湖度假村、热龙温泉度假村,其中金湖度假村主要是协调解决用地问题,热龙温泉度假村主要是协调解决主园区与九连山庄相连的河边绿道、通往青州的“青州嫁女道”规划、用地问题等。目前相关项目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美丽的和平。记者 陈仕平 摄

记者短评

文化旅游需要“弯道超越”

作为欠发达山区县,和平发展得“后发之势”,谋“弯道超越”,文化旅游亦需如此。众所周知,激烈的赛车中,最精彩莫过于超车镜头,一般都会在弯道上演,直道上黏住对手,弯道处超越对手,这就是F1 赛场上常用的“弯道超越理论”,这也是赛车运动中的一条黄金定律。直道上拼的是时速,但在赛车马力均等的情况下,很难超过领先者;弯道拼的是技术,技术有高下,优秀的赛车手往往会在转弯时伺机超越。

当前,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逆势奋进,成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新经济模式,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文化旅游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地方政府面临着区域旅游产业升级的挑战。这在我省也是如此,乡村游在全省遍地开花,逐渐形成一种蓬勃发展的力量,然而也面临着乡村游产品供给日渐丰富,仍然缺乏强势品牌的事实。

和平文化旅游要在全省乡村游中脱颖而出,需要“弯道超越”。从产品上而言,各大景点提质上档实为必要。其次,文化旅游的形象包装不容忽视,尽管发展多年,且不乏人气,但酒香亦怕巷子深,和平旅游的整体形象在全省的知名度并不太高,缺乏一些强有力旅游品牌。再者,旅游的发展思路亦不宜局限于某个旅游产品的打造,而应以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做好全配套的设施与服务,以及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更合理规划。

时至今日,和平旅游资源结构不断调整,产品在不断丰富,文化旅游发展亦具备一定条件与基础,把热龙温泉度假村、林寨古村等景点打造成全省强势品牌,实属必要。借着这股全新态势的旅游发展势头,记者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和平文化旅游,将不再仅仅是泡泡温泉,看看四角楼等零碎的旅游产品,而是能够令人们产生期待并留下记忆的美好体验,和平“特色小镇”建设也必然更加“ 七彩缤纷”。和平,明天会更好!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吴建章 吴焕逸



相关热词搜索:小镇 乡村 和平


上一篇:品质生活节落幕 特色水果展持续
下一篇:"一号工程"中兴通讯通电啦 河源供电局为企业护航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