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展画卷 一江碧水诵诗篇
宝龙大道效果图
建设中的污水处理厂
龙川县城怡和苑住宅小区一角
春节前,龙川县城新城区的10万居民,可以喝上由县城东江供水工程送来的自来水了,这对当地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今年以来,龙川县把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作为当前有效引导投资增长、扩大内需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如今的龙川,俨然一个大工地,处处洋溢着建设的气息,在92万古邑人民的注目下,一项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已经或即将投入使用。
3项举措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龙川县把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作为当前有效引导投资增长、扩大内需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一是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扎实做好昆汕高速公路龙川段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促工程早日动工建设,提升该县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县城北出口至隆江线两公里改线扩宽工程建设步伐,畅通全县经济发展大动脉;积极筹措资金,努力今年内完成县道X151线紫市至五华大田段、X174线丰稔至四都段扩建改造工程;加快新田、铁场、田心等中部各镇公路改造升级步伐,打通中部地区出县通道。
二是加大水利能源建设力度,夯实加快发展的能源基础。加强小水电站和东江梯级电站的管理,促进满负荷生产;加快推进苏雷坝电站建设,争取电站早日建成投产;全力推进全长29公里的县城东江两岸防灾减灾二期工程建设。
三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正重点推进新城东江供水和地下管网改造工程,预计在年底前新城区居民可用上东江自来水;加快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宝通污水处理厂建设;扎实推进泰华城项目建设,同时加快现代城、宝龙大道建设步伐;稳步有序推进老隆、附城两镇整合工作;加快县城旧房改造和重建,加强县城规划建设,改善居民人居环境。
1个亿 幸福工业新城落户
2009年9月,龙川县与福新国际集团签订幸福工业新城首期工程投资框架协议。福新国际集团将在龙川县幸福工业新城投资1.3—1.5亿元,开发1平方公里的商住用地。据了解,幸福工业新城是龙川县委、县政府2009年着力推进的九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也是该县今年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该项目位于新城开发区火车站西北部(原附城镇幸福村),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将依托火车编组站场的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广梅汕铁路集装箱货场建设,打造以商贸物流和重型机械制造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园。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园区总体规划,各项审批工作稳步推进,计划年底前完成1—3平方公里的“三通一平”工作。按照签订的首期工程投资框架协议,福新国际集团将在3年内投资1.3—1.5亿元,在幸福工业新城开发1平方公里的商住用地。
据悉,幸福工业新城的开发,对加快推进龙川全县城镇化进程,推进县城“西进东拓”,充分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县城镇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城市品位,更好地发挥县城龙头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600万 宝龙大道打通大动脉
宝龙大道位于龙川县城西北,东江东岸。该工程起于县城沿江路与文德路交叉口,沿江而上,终于老隆大道,全长645米。据了解,宝龙大道是今年龙川县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总投资2600万元,预计在年底前竣工通车。宝龙大道也是深圳市宝安区援建项目之一,由宝安区政府和龙川县政府联合筹资兴建。宝安区将投入资金1000万元,支持该项工程建设。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目前龙川县新、老城区的沟通,主要是依靠东江大桥和东江二桥,两桥相距约2.2公里,分别位于城区南北两端。目前,城区的车流需绕行老隆大道过江,绕行距离约3.8公里,且受城区交通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缓慢,影响了市民的出行。
宝龙大道建成后,将打通东江大桥与东江二桥的“大动脉”,缩短龙川县城与老隆大道之间的道路里程,沟通了沿江路和老隆大道,使车辆避免绕行城区,缓解城区的交通压力。同时,作为县城东江河段沿江道路的北延,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将完善目前的沿江道路体系,增加一条沿江路风景带,为沿岸居民增加一个休闲的好去处,而且更加便捷地联系新、老城区,对完善县城路网建设,加快县城经济发展,促进沿江经济开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介绍,为确保按质、按时完工,施工方按照“超前运作、齐头并进、交叉作业、倒排工期、分类突破”的原则,快速推进工程进度。目前,工地上同时配备了轧路机、装载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在工地两端开足马力同时开工,进行整个土方工程的施工。每天平均有几十个工人、数十辆车在工地上运作,形成“两头包抄”的作业态势,以加快建设进度。
300亩 县城有了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
龙川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9年7月完成首期工程。据悉,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是该县今年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也是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配套建设项目。
新建的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通衢镇老里塘竹园窝,距县城8公里。该填埋场周围1公里内无人居住,占地300亩,建成后场内容积100万立方米,日可处理垃圾100吨。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300多万元,基本完成进场道路路基、水沟、配电、护坡工程,场内截洪沟、环山路基、雨污分流系统、堆放场硬底化等建设项目正在推进。
此前,龙川县城区的生活垃圾全部运往联亨垃圾处理场处理。该垃圾处理场建于1997年,位于205国道旁,至今已使用近12年。该垃圾处理场一贯采取简单填埋方式处理各种生活垃圾,不符合国家和省所规定的填埋标准。且垃圾处理设备落后,操作不够规范,处理效果不明显,场内截洪排水设施不完善,致使渗液量大,容易形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总投资900万元、占地300亩、场内容积达100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后,日可处理垃圾100吨,使用年限为50年。该工程分三期建设,今年7月前完成了一期建设任务,新的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投入试运作。建成运营后,将对龙川县城区及周边乡镇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4颗星 泰华城酒店建设进展顺利
2009年12月4日下午,龙川县城东江河畔水贝新城开发区里,老远就能看见几台大型塔吊,那里是泰华城建设工地。只见工地上机器轰鸣,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顶着烈日加班加点,抢抓工期,到处一派繁忙景象。
据介绍,泰华城项目是龙川县委、县政府2009年着力推进的九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该项目投资总额8亿元;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项目总体规划由香港菲腊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项目完成后,泰华城将成为集旅业、酒店、商贸、住宅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品质的综合生活社区。该项目的建成对于拉长龙川旅游产业链、提高全县旅游接待能力、提升县城品位、增强龙川旅游文化产业实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为加快推进泰华城项目建设,龙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段邦贤、县长何伟强多次到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该县专门成立了泰华城项目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办公室,负责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制订了项目建设施工计划表,保证各项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县规划建设、水利、供电、供水、房屋拆迁、公安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泰华城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2060万 东江大桥变宽了
今年五一前夕,国道205线龙川东江大桥扩建工程竣工通车,这标志着国道205线龙川段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大桥的通车,使交通拥堵现象得到大大的改善,这对缓解县城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品位,加快龙川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于1991年的龙川东江大桥原为双向两车道。随着县城经济、人口的发展,该桥桥面宽度已无法满足交通需要。2008年,龙川县争取2060万元项目工程资金用于老桥改造,改造工程于当年10月动工。开工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县委书记段邦贤、县长何伟强多次到大桥施工现场检查,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保证质量、保证安全,把大桥建设好,向龙川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县公路局、交通局、城建局、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大桥顺利施工;施工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等困难,保证大桥按时保质竣工。
据悉,新建设的东江大桥的结构与老桥相同,为轻型钢架拱结构,总长372.6米,总宽10.25米,改造后的东江大桥为双向四车道。龙川东江大桥是国道205线龙川段改建工程的最后一个建设项目。
10万人 新城区供水工程春节前供水
龙川县城新城区供水工程是今年龙川县委、县政府着力推进的九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也是2009 年县政府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今年2月,龙川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城新城区供水水厂及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水厂建设进入正式运作阶段。
据了解,水厂地址选定在老隆镇江边村下坝小组靠近东江边的长坑里,占地4万多平方米,设计规模为日供水2万吨,工程总投资约15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万元。工程建成后,可解决县城1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记者从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为确保在今年春节前让新城区的居民喝上清洁安全的东江水,施工单位每天安排7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赶进度。目前,清水池建设已完成三分之一工程量,沉淀池、V型滤池已完成基础垫层,直径550毫米的主水管道铺设工作正在实施。
4万吨/日 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完工
该工程位于老隆镇涧洞村,总规划面积5.3万平方米,设计总规模为处理能力4万吨/日,总投资1.1亿元。该项目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目前已基本完成氧化沟、泵房等主体工程,微曝氧化沟也完成试水,即将进入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在年底前完成投入使用,施工方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制订施工方案,每天安排300多人施工,并适当加班加点赶工期,抢抓进度。
据悉,龙川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是该县承诺今年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也是该县今年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工程自动工建设以来,该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工地,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督促施工单位加快进度,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有序地进行。
27个 全县乡镇福利院改造完成
2009年10月,龙川县赤光镇福利院正式落成投入使用。至此,该县已全面完成全县乡镇福利院改造工作。
据了解,赤光镇福利院总投资34万元,在赤光镇圩镇街道边重新选址兴建,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住房20多间,可容纳20位“五保”老人入住。赤光镇新福利院的建成,不仅改善了该镇“五保”老人的生活环境,彻底改变了该镇原有福利院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差的局面,同时也标志着龙川县24个乡镇福利院改造工作的全面完成。
据悉,近年来,为解决全县“五保”老人、孤寡老人及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龙川县委、县政府将福利院改造建设当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2008年以来,该县拨出财政专款300多万元,并向社会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在全县24个乡镇及县城兴建、改建、扩建社会福利院27个,并配套供应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及各类生活用品,使全县2000多名“五保”老人受到实惠。
上一篇:佗城:凝固的音符 交响的历史
下一篇:科学发展催生富裕和谐源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