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动:市井生活的表达欲望
1995年1月6日,河源新闻界发生了一件很多人当时也许没意识到,但后来却和自己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事件——东江晚报(1998年7月更名为《河源晚报》)创刊了。里面有大量受老百姓喜欢的和与自己的生活关系密切的新闻,诸如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之类的内容,这样的新闻形态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
除了重大题材的报道外,河源晚报善于敏锐地发现一些看似琐屑,却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中一些细微变化的现象,如实地记录了历史向前发展的蛛丝马迹。另外针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发表了反映禁毒工作的《当心“魔鬼”的血盆大口》、反思环保工作的《还我绿水青山》、《保护珍贵动植物资源刻不容缓》、反思消防安全工作的《假使“火魔”突然降临》等诸多报道,无不发人深思。
从十五年前的那一天,当这张报纸像个呱呱落地的新生婴儿一样来到这个世界起,我们没有拍着胸脯说要成为一张多么多么伟大的报纸,没有夸夸其谈河源晚报一定要如何如何,只是默默坚持“真”(真实)、“新”(新鲜)、“亲”(亲和)的特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下来,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办报之路。
点评:《还我绿水青山》是河源媒体最早关注环保问题的报道,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