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黑井古镇 寻找失落的千年盐都
雨后清晨,空气通透,阳光明媚。
去黑井的最佳途径是乘成昆线的火车两小时可到,但是每日返程的时间不合适,还是坐汽车了。山路崎岖且狭窄,会车往往都很困难。当地的司机技术不错,一路飞奔。
黑井,古时云南重要的盐产地。相传,当地土人李阿召放牛,见黑牛舔地出盐,于是挖井取卤,黑井因而得名。虽然故事不能全信,但是盐业对于当地的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制盐工艺的提高,传统烧盐效率低下,到近代此地就败落了。如今恐怕黑井仍是楚雄山区的贫困乡镇,村口的希望小学援建得不错。开发旅游资源,也是为昔日盐都复兴助力吧?!
整个古镇依山而建,面临龙川江,进入的过道两旁是仿古的建筑,门前都是一个台子,是当年做盐业买卖的地方。门上“十星文明户”的牌子,是“精神文明”的象征,嘿嘿!
还未过桥,就见“节孝总坊”,清末文物,恐怕是“老佛爷”文化影响,凤在龙之上。所谓“总坊”,是当年地方乡绅召集附近共同建造,可见当时黑井当年的显赫地位。阳光明媚,老人们在路边晒太阳,晾豆豉。
经过石孔桥,进入镇里,当街的理发店正在拍摄电影。如今的古镇,开发旅游这也成了套路。旁边还有好几个理发店,有点前几日“小洲村”老店味道。
街道两旁都是小百货,主要的商品就是各种形状和不同功用的盐品,再有就是腊肉、火腿、干豆豉和本地的雀嘴茶。小朋友在地上拍纸游戏,小时候也玩过,因而倍感亲切。
餐馆很多,捡一家人气旺的进去,窗台晒的红辣椒,重口味!
酒足饭饱,于是去参观古盐作坊。出镇口有租骡车的,路途不远,大家还是决定步行。
作坊的老板上前介绍古制盐工艺,要亲自动手就是收费项目。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就作罢。旁边的展示厅有黑井历史展,早在唐代这里就是南绍王族御用盐的供应之所。“黑井之盐,洁白味美”!
回到镇上,从黑牛盐井旁登上半山的大龙祠,桂花飘香。
祠堂外可俯瞰全镇,祠堂内供奉当地盐业始祖——李阿召。龙王的称号是后人为抬高阿召身份而“黄袍加身”的,正堂对面的戏台每年祭祖时必定有精彩的演出。
镇内最大的院落当属武家大院,穿过古街,在炮仗花下便能找到。想必家产殷实,屋舍大都木制建筑,家里可是出过进士!
家里还有戏台,“王”字的格局,穿堂走巷,登高可一览全镇。
走累了,大家坐下来泡一壶雀嘴茶,回甘爽口。
冬日下午的古镇暖洋洋,老人们三五成堆的聚在一起摆牌局,甚是惬意,哪有谁顾及镇口公益电影的繁忙拍摄!
【旅游提示】
交通:距昆明200公里,成昆铁路穿境而过,可坐班车或火车至。
住宿:武家大院现已成为客栈,建议住一晚,体验一下古时深宅大院的生活。
上一篇:浓香醇郁的洛阳汤 瘦肉薄饼的绝妙组合
下一篇:丽江纳西族:女人的天下 男人的天堂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