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八景“以农村包围城市”
八景之二“镜海长虹”
凭栏远眺,只见南边两座几乎平行一跨海大桥分别从西端的环岛)中银大厦和葡京娱乐场正门相对处)一直向南延伸到仔岛,十分雄伟壮观
八景之四“普济寻幽”
接着我又登上最后一处高地——望厦山。当地人说,望厦就是眺望厦门的意思,同时又称旺厦,意为兴旺厦门,说明这里的先辈来自于福建厦门。此山又叫莲峰山或莲花山,从前山上有许多奇石,其中一巨石宛如观音立在莲瓣之上,其它岸石仿佛盛开的莲花环绕四周,恍如南海仙境。原先在南山脚下还有响石,周之如鼓。可惜政府为了填海造地数次在山上大规模采石,如今只见满眼的松林,早已无昔日的奇石胜景了。
八景之五“三巴圣迹”
我信步下山,来到南麓的观音堂。它原名普济禅院,有近400年的历史,是澳门最大的禅院,“普济寻幽”当之无愧成为澳门八景之四。从外观看,禅院墙顶、屋桅均用琉璃瓦铺砌,正门顶上装饰有奇花、异草、游鱼、祥龙等祥瑞之物。走进院门,是一个宽敞的前院,主体建筑分为三殿,气势雄伟。主殿供奉着三尊金佛像、身长丈八,很有气魄。次殿是长寿佛像,取佛教普渡众生之意。我拾阶而上进入第三殿,只见观音菩萨慈眉善目地端坐在木刻莲花台上,两旁分列着十八罗汉,全身贴金,各自做着一成不变的动作。我身边的一位母亲告诉她10来岁孩子,左边前面的那一尊罗汉是马可·波罗,我闻言不禁好奇地多看了这尊罗汉几眼,它虽然高鼻凹目,但与其它罗汉也无多大差别不知此话是否属实。倘若是真的,这位意大利旅行家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居然在澳门受人顶礼膜拜,如地下有知,也当聊以自慰了。
从柿山大炮台往西走,很快就看到澳门的标志——大三巴牌坊。它实际上是对保罗教学在1835年因大火烧毁后残锱上的石砌前壁,我曾在影片《大辨子的诱惑》中见过,影片中宁静扮演的卖水少女在牌坊前舞狮。我原以为牌坊体积很大很壮观,结果亲眼一看,正面倒是高大,侧面却只有薄薄的一层,不过这高高细细的门脸历经百年风雨而不倒,也堪称奇迹了。
八景之六“卢园探胜”
牌坊共分五层,底层是原来教学的三面大门,门上分别用拉丁文刻有“天主圣母”、“我主耶稣”的字样;第二层壁龛中雕有天主教的圣人像;第三层正中是圣母玛丽亚像,数名天使和两种花朵分列两旁,其中牡丹象征中国,菊花象征日本;第四层是耶稣圣婴像;第五层有一具鸽形铜像,代表圣神,周围被太阳、月亮和星辰等物围绕,最顶端竖立着一个十字架。作为西洋教学,它的建筑,雕刻也许只是精美细致,并不特别出众,但由于融入了东方艺术,特立独行,的确有其历史价值。由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组成的风景区,称为“三巴圣迹”,是澳门八景之五。
澳门八景之六是 “卢园探胜”,指的是大炮台与松山之间的卢廉若公园。它原是1904年澳门大赌商卢廉若斥资兴建的私人花园,1925年才完工,1974年辟作公园。据称是港澳知名的以苏州园林及南方园林融汇一体的公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景致迷人,假山怪石峥嵘百态,荷花松泉风情万种。
八景之七 “龙环葡韵”
最后一景 “黑沙踏浪”
剩下的二景都在澳门离岛上。我先驱车来到仔岛,这里古称龙头环或龙环,以前是荒岛,这里古称龙头环或龙环,以前是荒岛,经过澳门人辛勤的劳动,如今已高楼林立,跑马场人头攒动,东部填海兴修的国际机场也投入使用了。我来到后背湾一带,这里有市政花园和星星花园,海边马路旁有五幢本世纪初的葡萄牙风格建筑,格调一致,排成一列,掩映在绿树丛中,与堤岸边的红树林和碎石路上典雅的路灯相得益彰,充满诗情画意、古韵愁绪,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失为一幅天然的美景。这就是澳门八景之七的“龙环葡韵”。
继续往南,穿过宽阔的路新填海区,我就直奔路环岛的黑沙海湾。这是个半月形的天然海滨浴场,十分宽广,长约一公里,坡度平缓,沙质匀细,黑亮色润,“黑沙湾”估计就是因此而得名。这里自然条件优越,一边是碧波荡漾,一边是绿树成荫,中间是温暖的海滩,头顶炙热的骄阳,令游人只想一头扎进海中嬉水踏浪 … …对了,澳门最后一景正是这 “黑沙踏浪”。
上一篇:旅游要注意各国禁忌
下一篇:凤凰遗梦:古城悠悠别样情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