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街”地道川味小吃 成都美食攻略
口味清新的叶儿粑
| |
不要被那些富有四川特色的手工艺品绊住脚,先去好吃街才是正道。叶儿粑、蒸蒸糕、蛋烘糕、龙抄手、肥肠粉、担担面、三大炮、棒棒鸡、状元烧麦、张飞牛肉、军囤锅盔、甜水面、三合泥、油茶、凉卷、豆花、荞面、糖油果子等,单看小吃的名字就知道哪怕是大胃王一天也吃不完,更何况吃小吃必须有间隔,不能马不停蹄。利用吃小吃的间隙去逛街购物兼消食,最合理不过。好吃街的街名本身川味十足,美食家的四川话版就是“好吃嘴”。在四川话里,“好吃”一词不仅丝毫没有贬义,而且还是对自己的褒奖。
| |
在卖叶儿粑的店前总是围满了人,身着蓝白素花上衣的幺妹们忙个不停。除了叶儿粑,这家店还有蛋烘糕、蒸蒸糕、凉糕等小吃。叶儿粑是遍及四川城乡的风味小吃,因其常以芭蕉叶、玉米叶或粽叶等植物叶子包裹、蒸食而得名。这样保留古老的自然风格的包装,不仅赋予小吃本身植物叶子的清香,而且极符合当今的环保潮流。蒸熟的叶儿粑惬意地躺在绿叶上,很自然地被染上淡淡的黄绿色,恰似绿玉琢成的椭圆球体,清爽漂亮,让人难以抗拒。叶儿粑的外皮由大米和糯米做成,类似汤圆皮的做法。但是大米所占的比例要高于汤圆,这样吃起来没有那么黏,又有一定的韧性。里面包的馅有甜和咸两大类,甜味以玫瑰、枣泥、豆沙、桂花加白糖为主,咸味最常见的是宜宾特产的芽菜炒碎肉,出一种咸鲜爽朗的口感。区分叶儿粑是咸还是甜一目了然:有鲜红圆点者为甜,通体嫩绿者为咸。非明文规定,约定俗成也。
在成都发扬光大的钵钵鸡
| |
钵钵鸡的版权原属乐山,在成都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成都方言中,凡用土陶制作的罐、盆、大碗统称“钵钵”。“钵钵鸡”听上去像是装在陶制器皿里的鸡肉,但经过多年演变,装在钵钵里的食材也早已超出单一的鸡肉范围。另外,在形式上也像极了串串香,竹签上串的东西除了不同部位的鸡片,还可以是莲藕、土豆、海带和冬瓜等蔬菜。但钵钵鸡的做法不同于串串香,钵钵鸡是冷锅,需先将菜烫熟后再放进钵钵里入味,钵钵里放的是以藤椒油、炒芝麻、花椒面、香料、鸡汤等兑好的调料,随吃随拿。
| |
关于钵钵鸡的香味,有一个重要的秘方就是调料藤椒油的运用。藤椒几乎是为烹调钵钵鸡而生的。以藤椒油调制的拌料略带浅黄绿色,麻而不腻,清香浸人。紧跟在奇香后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凉。藤椒鲜麻、香辣的味道附着在鸡肉上散发出来,恰到好处地给味蕾以轻度刺激,不同于普通花椒强烈单纯到让人口腔发麻。“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椒中君子,藤椒可以当之。
在成都发扬光大的钵钵鸡
| |
钵钵鸡的版权原属乐山,在成都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成都方言中,凡用土陶制作的罐、盆、大碗统称“钵钵”。“钵钵鸡”听上去像是装在陶制器皿里的鸡肉,但经过多年演变,装在钵钵里的食材也早已超出单一的鸡肉范围。另外,在形式上也像极了串串香,竹签上串的东西除了不同部位的鸡片,还可以是莲藕、土豆、海带和冬瓜等蔬菜。但钵钵鸡的做法不同于串串香,钵钵鸡是冷锅,需先将菜烫熟后再放进钵钵里入味,钵钵里放的是以藤椒油、炒芝麻、花椒面、香料、鸡汤等兑好的调料,随吃随拿。
| |
关于钵钵鸡的香味,有一个重要的秘方就是调料藤椒油的运用。藤椒几乎是为烹调钵钵鸡而生的。以藤椒油调制的拌料略带浅黄绿色,麻而不腻,清香浸人。紧跟在奇香后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凉。藤椒鲜麻、香辣的味道附着在鸡肉上散发出来,恰到好处地给味蕾以轻度刺激,不同于普通花椒强烈单纯到让人口腔发麻。“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椒中君子,藤椒可以当之。
热乎乎的“三大炮”
| |
若给好吃街的众小吃评选一个最佳听觉效果奖,一定非“三大炮”莫属。“开炮”的家伙也算不上高科技,不过是一张木板上摆12个铜盘,两两相叠,分成两行,木板后面放个装满黄豆面的大簸箕。只见店小二从铁锅里扯出三团糍粑,手一挥,糍粑团便如离弦之箭,嘭一声由木板上弹过来跌入簸箕中。就在围观者惊魂未定时,随着嘭嘭两声“炮响”,两团糍粑又紧接着飞到了黄豆面里边。由于糍粑团撞击木板,引得两两相叠的铜盘相互碰撞,稀里哗啦地响成一片,这制造出来的音响效果,就是三大炮小吃名字的由来。三颗糍粑浑身粘满炒熟的黄豆面后,浇上红糖汁、撒上熟芝麻,就做成香喷喷、甜蜜蜜、软绵绵、热乎乎的三发“炮弹”。套句时髦的话来说,这种表演不过是在做秀罢了。不过,恰到好处地玩点花招或噱头,有时还真能增加点附加值。
| |
冒节子肥肠粉的名字看起来有点古怪,同一个店铺的招牌上也标有肥肠粉这一小吃,有什么差别?好奇心让人忍不住要了一碗试一下。原来冒节子就是打了结的一段小肠,肥肠则是大肠,粉用的是红薯面做的粉丝。肥肠粉又可以分为红味和白味两大类,红味是川菜里惯常的红油,白味则是不辣的。在锦里吃到的冒节子肥肠粉味道一般,并不是我对大小肠之类的东西有偏见,而是后来在成都周边某古镇小店吃的毛血旺里的肥肠,一口下去就忍不住用现学的四川话说出“好安逸哟”这几个子,和同桌的四川人异口同声。 成都标志性美食 串串香
| |
事实上,锦里的小吃纵然有很多优点,比如种类丰富、看起来也比较卫生,而且很多小吃可以看到做法。但因其面对的顾客以游客为主,就和任何一个以游客为主的美食一条街一样难免存在着一些弊端:价格偏贵,很多小吃的味道平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则是,若有更多时间,就去以做本地人生意为主的、未必起眼的小摊小店转转。
串串香在成都的小吃圈子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涵盖了成都味道中最有代表性的“麻与辣”。再往大里说,串串香更体现了成都人休闲、和谐的生活态度。
制作串串香的工艺并不复杂,先要熬制一大锅类似火锅底料的麻辣汤料,汤料中除了川菜三椒——花椒、胡椒、辣椒,还有姜、蒜、芥末、丁香等各种辛辣味的调料,因此辣得不燥不滞,有层次,有韵味,是味觉总动员。然后备上N多根长一尺左右的竹签,将土豆片、莲藕片、大木耳、海带、花菜、莴笋、冬瓜、魔芋、空心菜等菜蔬以及鸡胗、肉片、毛肚、香肠、鱿鱼等肉食细片穿到竹签上,便可开张大吉了。
挑选自己看中的食品,由摊主烫熟后交给食客,或者坐在旁边的小矮凳上,或者直接站在这口大火锅旁边,就可以开吃了,喜欢辣的还可以蘸着辣椒面吃。
旁边的食客多是小区附近的居民,有妈妈带着儿子来的,有女友结伴而来的,也有独自埋头猛吃的,不一会儿她们眼前都多了一堆空空的竹签,结账就是通过数竹签的方式进行的。
看似不起眼的串串香,一年四季,在成都人的饮食生活中,点缀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近一段时间,很多食品都在涨价,网上看到有人发帖对于成都的串串香一串从一毛钱涨到一毛二分钱大为感叹。也许你会想,不就是两分钱吗?或者是奇怪,现在竟然还有用“分”做单价的!如果你知道成都人吃这个动辄以百串计量,也许你就能稍微理解发帖人的心情了:原来涨了百分之二十!
上一篇:女权主义独享符号 你听“女书”在歌唱
下一篇:重庆多样魅力 白天看美女晚上看夜景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