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五届人大七次会议 彭建文当选新一任市长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为新当选的市长彭建文颁发当选证书。5 月20 日,河源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选举彭建文为河源市人民政府市长,审查批准了《河源市万绿水城专项规划》和《河源市东江、新丰江“两江四岸”总体城市设计》。
彭建文表示,将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追求,努力当好奋发有为的市长;将始终坚持把实事求是作为施政准则,努力当好求真务实的市长;将始终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根本目标,努力当好亲民爱民的市长;将始终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努力当好清正廉洁的市长。
本报记者 胡青松 摄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 蒋安春)20 日,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彭建文当选为河源市人民政府市长。新当选的市长鞠躬答谢全市人民对他的信任。他誓言:必将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尽心尽责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回报各位代表和全市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为新当选的市长彭建文颁发了当选证书。大会还批准了《河源市万绿水城专项规划》和《河源市东江、新丰江 “两江四岸”总体城市设计》。会议认为,实施“两项规划”,有利于保护市区水环境、科学引导和控制“两江四岸”片区的开发建设,凸显我市水资源优势和生态园林特色,有效指导市区内水系和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营造具有河源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环境,提升我市城市形象。
陈建华在讲话中对彭建文当选市长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彭建文当选市长,可谓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拥有众多比较优势、已迈上发展快车道的河源,前景美好,舞台广阔,我们期望建文同志带领市政府一班人,与全市干部群众一道,大力弘扬新时期河源人精神,加快推动河源经济、文化、生态崛起,为建设幸福河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建华表示,河源干事创业的风帆已经扬起,加快发展的热潮正在掀起,我们要紧紧抓住省加大扶持粤东西北、我市21 个项目列入省“十二五” 重点建设项目等重大机遇,全力推进迎客大桥、客家文化公园、东江·巴登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中心城区 “两区九中心”规划建设,奋力推进富县强镇、招商引资大突破,加快“六创”步伐,确保实现今年“1·5·25”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惠及于民。
陈建华指出,建设“城在林中、园中建城、景在水中”的公园城市和万绿水城,是河源创建生态示范区的应有之义和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本届及今后若干届党委政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全市上下要以三项专项规划相继审议通过为契机和动力,进一步树牢思想、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强化责任,切实维护三项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全力推进三项规划的实施。
陈建华在讲话中还强调,今年是市、县、镇、村集中换届之年,各级人大在换届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各级人大代表要充分行使权利、依法履行职责,公平公正选好领导干部。市委对严肃换届工作纪律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只要有违反换届纪律行为的,不管涉及到谁,不管职务多大、级别多高,如有人举报或发现问题,一定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要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彭建文在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本报记者 胡青松 摄
彭建文:当人民满意的市长
今天,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选举我为河源市人民政府市长,我既感到使命光荣,更感到责任重大。
我来河源工作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河源人民崇文重教和刻苦耐劳的客家民风,感受到了河源干部不甘落后和迎难而上的精神追求,深深地为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为这座城市优美的生态环境所打动,为这座城市蓬勃的发展活力所鼓舞。能够融入这片生机无限的热土、加入一个奋发进取的领导集体、成为350 万河源建设者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今天,各位代表选择把沉甸甸的市长接力棒交给我,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和重托。我一定会把真诚的感恩转化为高度的责任,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尽心尽责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回报各位代表和全市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我将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追求,努力当好奋发有为的市长。加快发展,奋力实现跨越赶超和争先进位,是全市人民的强烈期盼。我将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全市干部群众一道,积极创造条件,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践行“三反”理念,加快实现生态、经济、文化三大崛起。
我将始终坚持把实事求是作为施政准则,努力当好求真务实的市长。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将勤勤恳恳,恪尽职守,保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完成既定目标,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发展业绩取信于民。
我将始终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根本目标,努力当好亲民爱民的市长。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我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河源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集中民智,尊重民意,以民为本,改善民生。
我将始终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努力当好清正廉洁的市长。我将以身作则,严格依法行政,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良好政风,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本报记者 蒋安春 谢素德 整理
代表建议
代表们对两个规划积极建言献策。
万绿水城不能太“小气”
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们对提交大会审议的《河源市万绿水城专项规划(草案)》、《河源市东江、新丰江“两江四岸” 总体城市设计(草案)》进行了认真热烈地讨论,在充分肯定两个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
注重水体防污和治理
两个规划中对引水进城、水体运用等提出了诸多设想,市人大代表何伟国指出,在增加滨水空间的同时,也要注重水体防污和水体治理。
何伟国说,“既要引水进城,也要解决污水的排放问题,以达到水清、水美的效果。”他说,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仍有部分雨水管和污水管没有分开,污水排入了河流湖泊中,因此,规划应对怎么解决现有的“雨污合流”情况提出妥善办法,注重今后在引水进城时的水体治理。
对此,市规划建设局总工室主任马明说,“ 万绿水城”规划中已提出了一些水体防污和治理的办法,比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水域截污、水系底泥清理等。
进一步增加市区水面率
“万绿水城”规划拟通过蓄水、引水和对河流湖泊的改造,使中心城区的水面增加7.29 平方公里,水面率增加2.92%,达到12.02%。对此,市人大代表刘安华指出,规划没有新增大的滨水空间,稍显“小气”,建议要进一步增大中心城区的水面率。
刘安华说,规划仅增加了水面率2.92%,凸显不出“万绿水城”的魅力,建议充分利用好东江,多建水坝,开挖明渠,重点考虑如何把东江上游的水引入使市区,达到 “河流纵横,湖泊密布”的效果。马明解释说,没有增加大的滨水空间,一是由于中心城区的地势为两山夹两水,河流要串联起来很难;二是考虑到资金问题;三是由于中心城区已没有大块可利用进行改造的土地。
让动态水添城市生气
市人大代表池瑞荣说,水体景观除了要科学分布外,也应该考虑建设动态湖,“比如在某一个区域,如果有10 个湖的话,可以科学规划一些动态水景观,如喷泉、高山流水等。”
池瑞荣认为,要建设万绿水城,每个水景都将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规划中要动静结合,在控制湖面区域的同时应当设计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然景观,而不能全是一潭死水,这样可以为城市增添亮点。他建议,规划中要将这种“ 动态水”的建设一起考虑进去,不要留有遗憾。
规划不再“墙上挂挂”
市人大代表黄少良说,两个规划提交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后,将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今后就不再是“墙上挂挂”。
黄少良说,专项规划提到人大会上审议并不多见,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两个规划的重视。规划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了其实施的可持续性,并有利于提高市民的规划意识、规划观念和城市意识、城市观念。他说,规划一旦通过,就不再是“墙上挂挂”,将指导今后的城市建设,“如果按照这两个规划进行建设,河源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宜居城市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本报记者 蒋安春
彭建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快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20 日下午,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刚刚闭幕,新当选市长彭建文就接受了我市新闻媒体的联合采访。彭建文说,河源350 万人民最大的期待是加快发展、尽快过上富裕安康的幸福生活,他将努力当好奋发有为、求真务实、亲民爱民、清正廉洁的市长,把加快发展、执政为民的理念兑现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从中山到河源,虽然只有短短的3 个月,但彭建文坦言,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的人民和这片热土,对河源的热爱与日俱增,“能够成为350 万河源建设者中的一员,加入一个奋发进取的领导集体,融入这片生机无限的热土,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进机关、访企业、下基层、走乡村……3 个多月来,彭建文马不停蹄地走访干部群众,深入一线调研。在此过程中,他一再强调要带着感情做好工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再次诠释了这份感情:“饱含对河源人民的深情,你就自然能深切体会到自己肩负着350 万河源人民的热切期待,体会到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 带着这份感情,彭建文表示,接下来他将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心交付给客家古邑,交付给这片热土上的百姓,让河源人民尽快过上富裕安康的幸福生活。
彭建文说,河源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地方,有着务实进取的良好传统,河源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新时期河源人精神,脚踏实地,大胆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河源有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广大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实干,齐心合力建设幸福河源;河源有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积极践行 “三反”理念,发展“四新”产业,不以牺牲环境、牺牲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河源科学发展有着美好前景,接下来的关键、核心任务就是狠抓落实。”彭建文表示,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和今年的市“两会”已经绘就了今年的发展蓝图,目标任务也非常明确,市政府的核心任务就是狠抓落实,我们要以时不待我的工作作风,以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去狠抓落实,在抓落实上见分晓、比高低、论英雄,确保“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加快实现经济、文化和生态“三大崛起”。
彭建文提出——要做好“水”文章
市人大代表彭建文在参加两个规划的讨论时指出,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做好“水” 文章,努力把河源建成宜居住、宜创业、宜休闲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
彭建文说,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把这两个规划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反映出我市已形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政治局面,在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尊重人大代表意愿上走出了新的一步。此外,两个规划明确了城市发展的思路和措施,针对性地改进薄弱环节,彻底解决了规划工作“制定易、实施难”的问题,富有战略性、具有关键性、很有针对性,将为河源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如何实施好两个规划,彭建文指出,河源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尽快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拉城市框架,做好“水”文章,建公园城市。
上一篇:官员透露全国人大正审核个税改革草案
下一篇:黄金水道拟改造升级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