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力争再募善款5000万元
本报讯(记者 黄晓晴)6 月30 日,我省将迎来第二个“广东扶贫济困日”。今年,我市将继续调动社会资源,力争在全市募集善款至少5000 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2011 年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今年,我市将围绕“人人奉献爱心,共建幸福家园”的主题,继续将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动组织市直机关爱心捐赠、人人奉献爱心“一元捐”、社区扶贫募捐、“月捐”、手机募捐等活动,力争在全市募集5000万元。
市长彭建文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在去年首届“广东扶贫济困日” 活动中,我市认捐金额共6146 万元,其中到账5554 万多元,这些资金主要被用于我市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有效地帮助了不少贫困村、贫困人口。但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和传统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市贫困面还比较大,全市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 元的户籍人口还有24.4 万人,并有将近 4 万名五保户、孤儿和重点优抚对象,扶贫开发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彭建文表示,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是省委、省政府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举措之一;是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欠发达地区,河源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受益匪浅。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好领导、宣传、动员及组织捐赠工作,确保完成任务;要加强捐赠款物监管,做到让捐赠者放心、让百姓满意。
彭建文还强调,扶贫济困工作单靠捐赠是不够的,必须要实现输血与造血并重,增强后进地区和困难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着力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扶贫济困长效机制。各县区各单位要灵活采取定点帮扶机制,帮助后进村兴办实业,推动产业扶贫;要通过免费提供劳动力培训等形式,实现智力扶贫;要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劳务扶贫。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