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记者体验计量人员的酸甜苦辣

黄伟亮正在给高压计量装置安装线路。

     “电力计量”似乎是人们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熟悉,因为每个家庭都有电力计量表;说陌生,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这工种。在供电部门里,有一群人专门负责电能表及各类高压计量装置的校验以及电能表、配电监测计量终端的安装、更换。他们,就是电力计量管理员。

      日前,记者走进东源县供电局电力计量班,体验作为一名计量人员的酸甜苦辣。

“户外”工作很辛苦

      上午8 时许,记者来到东源县供电局计量班,正忙碌着往车上搬运电力计量装置的电力计量管理员黄伟亮告诉记者,今天主要是 “户外运动”,目的地是新回龙镇。

      上午11 点13 分到达了目的地,由于这次更换的是高压计量装置,而高压变电线路设置在山上,在新回龙镇配电所抢修工人的配合下,将重达200 多斤的高压计量装置抬了上去。接下来,黄伟亮与计量班班长立即安装新计量装置线路,而镇配电所的抢修工人则忙着拆除损坏的计量装置。经过大家一番努力,新的电力计量装置顺利安装好了。这时,只见黄伟亮熟练地给双脚套上弧形的铁质脚扣,双脚轮换钩住电线杆,安全带一端系在腹部,另一端绕过电杆扣在前腰,手脚并用,不到一分钟就灵巧地爬到4 米高的计量装置旁。原来,黄伟亮上去检查电力计量装置在安装时,线路有没有松脱。

      正在抵抗蚂蚁、蚊虫进攻的记者误认为完工了,准备撤离现场时,黄伟亮笑着说:“工作只进行了一半而已,后续还有计量装置资料登记,更换新的配电监测计量终端呢。”黄伟亮表示,今天很幸运没有出太阳,不然大家的衣服应该湿了一遍又一遍了。

      中午1 时07 分,去买盒饭的人回到现场问,是先吃饭还是做完再吃。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老规矩。”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新的电力计量装置经过测试能正常工作,而此刻时间定格在中午1 点51 分。随后,大家纷纷赶到路边,捧起盒饭就地蹲下,美美地吃了起来。

“户内”工作要细心

      时间就在一个个故障被修好中慢慢过去,不知不觉到了下午6 时23 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黄伟亮说,今天的“户外活动”告一段落。不过,记者了解到,他们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回到单位后还得及时进入系统软件,把当天完成更换计量装置的资料及时进行更新,不然系统还是无法实现远程抄表。今天的工作,对于黄伟亮和计量班班长来说,是非常普通的一天,因为全县有近1600 个“专变”、“农变”需要进行跟踪维护,他们始终奔波在路上。

      黄伟亮说,相对于“户外”工作的辛苦,“户内”工作也不轻松。电表校验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但相对枯燥的工作,况且电表准不准,直接关系到个人和国家的利益。作为供电部门,既要提供电力供应,又负责电力计量设备的鉴定工作,在职能工作上同时充当着“运动员”、“裁判员”的角色。

      黄伟亮告诉记者,很多人不了解电力计量工作,以为计量人员就是在办公室校个表而已,其实不然,计量人员校验电能表是基础,主要还是维护辖区内电力计量装置的正常运行。由于河源是山区城市,加上这些电力装置不耐高温还极易“招惹”雷电,极易烧坏或被雷电击坏,这需要计量人员及时更换新的电力计量装置,不然就无法正常抄表。

      黄伟亮表示,他工作了有10 多个年头,虽然每个操作步骤可以倒背如流,但对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销售电量进行贸易结算的“秤杆子”,而电力计量人员则是量入量出的“定秤人”,表计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电费的正常回收以及用电客户的利益。

      本报记者 朱许龙 文/图






上一篇:我市将对节能减排实行“三制”
下一篇:农村放电影获补贴 补助标准每场400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