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监督员上街“找茬”耐心忍让治“脏乱差”
卫生监督员和城管执法人员一同劝店家清理装修垃圾。
带着红臂章,穿行在大街小巷,不时走进各门店,不时弯腰捡起路旁的垃圾。他们是河源环境卫生的“红卫兵”——城市环境卫生监督员。
据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一中队的李队长介绍,我市共有30 名城市环境卫生监督员,共5 组分别在新市区和老城,负责市区道路与社区市容环境管理的监管。每组每天负责四五条主干道,从街头巡查到街尾。近日,记者与市城市环境卫生监督员第三组5 名卫生监督员一起走街串巷,体验他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眼明手快的监督员
早上9点,记者如约赶到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一中队,跟负责带队的刘远林开始了“红卫兵”的体验。
刘远林他们主要是负责监督门店的“门前三包”,平时都是他们 5 人一组负责兴源路、大同路、红星路等线路的巡查,只有有特殊情况时,才会协助城管执法队执法。
我们从一中队出发,按照他们平时巡逻的线路,刚走了一小段,走在记者前面的几位监督员都往回走,记者诧异地回头看,才发现有两个小伙子有些躲闪地走在路旁,手上抱着一沓传单。而队员刘荣发早已箭步上前,没收了两个小伙子手中的传单。
“派传单是有规定区域的,不能乱派。他们乱派,市民接了又乱扔。所以我们发现了就没收,如果屡教不改,就开罚单。”队长刘远林告诉记者,他们在巡查的过程中,轻易不开罚单,以教育为主,实在是屡教不改了才会开罚单。“开罚单只是一种形式,最终目的还是希望他们能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
一步一步走出创卫佳绩
不一会,我们转入了兴源路,很多门店都已经开始营业,都很自觉地清扫各自店门。“这是卫生维持得最好的街道之一。因为这条街多数是时装店,人流量多,我们巡得比较紧,店家要做生意,会自觉维护。”刘远林告诉记者,他们巡查的重点是人流比较集中,卫生问题多的街道,例如大同美食街。
一路上,监督员和城管执法队员耐心地规劝没有做好“门前三包” 的店家做好清扫工作。不觉间就到了10点15分了,虽然9月的河源已经凉爽不少,但这个时间的太阳还是有些热气逼人。看看监督员们,虽然他们的衣襟已经渐显汗水,但仍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前两个月热的时候,我们恨不得天天下雨。”一旁的刘荣发笑着说。
刘远林告诉记者,对早上被劝清扫的门店,中午的时候还需复检,如果复检仍未清扫,就会给他们发“关于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 责任制的通告”,以示警告,同时也是向他们宣传履行“门前三包”是他们的责任。
重复,再重复;巡查,再巡查。记者不禁感叹,河源如今街道的整洁,创卫成效,少不了他们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一点一滴地积累的功劳啊!
个别市民出言不逊
在巡查中,记者看到多数市民很配合监督员的工作,但是也有个别市民“门前三包”的责任意识薄弱,不仅不自觉履行责任,在监督员规劝其清扫门前垃圾时,还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甚至个别市民态度傲慢。
“我们不是交了卫生费了嘛!你们收了干嘛去了!”在红星路的一家经营窗帘墙纸的门店,监督员劝其女老板将扔在门前的垃圾倒到附近的垃圾桶,她一边倒一边不高兴地大喊。
刘远林告诉记者,部分市民对 “门前三包”不了解,以为每月交了卫生费,就什么都包了,所以不履行“门前三包”的责任。有的了解,但是有偷懒心理,觉得扔在外面会有环卫工来清扫的,不自觉履行,给环卫工人加重了工作负担。
“多数市民还是很自觉的,很配合。但像刚才的情况也是很经常遇到,有的说话比这更难听呢。” 刘远林告诉记者,尽管这样,他们也只能慢慢跟他们讲道理。“骂还不算什么呢,另一组的还有队员被咬了呢!”陈姐在一旁补充道。
本报见习记者 黄春燕
上一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下一篇:国庆节前两日我市景区全线飘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