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船塘革命先贤为辛亥革命打上“河源印记”

欧振旺老人收集的欧阳俊的《泪海》诗集。 

     “拼得头颅事竞争,何愁地狱更天荆。誓同冥王博成败,独向空室谈死生。午夜梦魂人惨淡,十年湖海泪纵横。男儿铸就雄奇骨,待与苍天诉不平!”这是辛亥革命先贤欧阳俊1912 年抱病作的一首诗。虽已近百年,至今读来,仍然为之所恸。

      欧阳俊,我市船塘老围赤岭人,因其辛亥革命之功勋,而备受河源人民所怀念。日前,记者来到东源船塘老围赤岭村,追寻先贤事迹。在欧阳俊故居允升门旁,今年 74 岁的欧振旺娓娓地谈起了先贤欧阳俊的革命事迹。

乡间“神童”,立志报国

      欧阳俊自幼天资聪颖,勤敏好学。凡诗、词、文过目成诵。惠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两广高等学堂。目睹国家之危殆,清政府之腐败,民生日蹙,外患频仍,于是他前往香港,经人介绍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工作。

      1911 年4 月27 日,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领导的广州起义爆发,欧阳俊积极参加。起义之时,他仓猝上阵,未领得弹药,抱着必死之志手持菜刀怒目上阵,恰有起义战士黄国振受伤回寓,欧阳俊得其手枪,与清兵激战受伤,被困于莲塘路64 号,后得何少卿及同乡刘焕南相助出城,始脱险。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准备组织更大规模的起义,于是将一部分同志派往各县组建国民军,欧阳俊受孙中山委任为东江国民军总司令,回到河源后,到处奔走,筹措经费,串联了县内有志之士,起事于蓝口镇,各乡闻风而来者达数千人。

      1911 年10 月10 日,湖北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热烈响应。欧阳俊带领组建的国民军,先后光复东江的河源、龙川、和平、连平、紫金等五县。不久,带领国民军前往省城接受整编,得咨议名衔。后因身体羸弱,忧郁成疾,不幸于民国2 年(1913 年)与世长辞,年仅28 岁。

弟承兄志,血洒横沥

      1914 年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戮此民贼, 以拯吾民”,手谕予欧阳俊胞弟欧阳铁庵,鼓励“继承尊兄遗志”,并委任其为东江副司令。铁庵虽小胞兄四岁,受兄影响,意志坚定,毅然决定接受孙先生委托,不惜卖祖田,借钱粮,购弹药,再次组建国民军武装。在船塘、骆湖、上莞和曾田征召400 余人,经数番激战,攻克河源,挺进惠州,直至横沥,遭受龙济光军截击。激战一整天,最后因弹尽粮绝而败退,牺牲于横沥东江河。欧阳铁庵牺牲时,年仅24岁。

      欧振旺老人讲,1914 年,年近六旬的祖父欧阳裕馨也参加了欧阳铁庵领导的讨袁战争,叔侄俩一同双双兵败遇难于横沥。横沥的辛亥革命纪念碑还刻有他们的名字,现在船塘建有欧阳裕馨和欧阳铁庵的衣冠冢。1915 年,袁粤督龙济光派其爪牙曹鼎钟到赤岭村,掠家财、焚屋舍、将欧阳俊伯父欧阳裕富押至上莞枪杀。

辛亥革命与河源

      辛亥革命先贤欧阳俊仙逝已有近百年,但是以他为首的辛亥革命党人的斗争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传了一代又一代。欧振旺老人讲,受欧阳俊等先贤影响,赤岭村 1939 年以前参加革命的,就有8 人,不少人还为此献出了生命。以后,欧阳波、欧阳寰和欧阳嘉等也受其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

      这几天,欧振旺一直非常关心辛亥革命的百年纪念活动的开展,也抓紧机会收集整理欧阳俊、欧阳铁庵兄弟俩参加辛亥革命斗争史的相关资料。最近,老人就收集到了欧阳俊的诗集《泪海》手迹复印件。不但欧振旺在收集,寓居广州的欧氏后人欧阳嘉、欧阳启泉、欧阳穗青等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来收集整理欧阳俊的资料,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国家民族陷入灾难时,河源人便会站起来。“这是河源客家文化精神的传承,可以说,由于有欧阳俊、欧阳铁庵,河源也为辛亥革命斗争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辛亥革命,不能绕过河源。”欧振旺老人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家电下乡”以旧换新 销售金额突破3 亿
下一篇:我市在网友中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