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协赵超构新闻奖和全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揭晓
本报讯(记者 黄丹)日前, 2010 年度赵超构新闻奖评选和第 25 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揭晓,本报共有8件作品获奖。
10 月11 日到18 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26 届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2010 年度中国晚报界最高奖——赵超构新闻奖评选揭晓,本报获得二等奖2 篇,三等奖1 篇。此次获赵超构新闻奖的作品分别是:由程癸键、黄丹采写,廖旭辉编辑的《“教官门”事件打人者被拘》,黄仕忠采写,廖旭辉编辑的《600 多份购房合同网上泄密》获二等奖;由程癸键、黄晓晴采写,廖旭辉编辑的《哥哥为何向同胞妹妹施暴》获三等奖。
据了解,“赵超构新闻奖”是中国晚报界的最高新闻奖项,该奖以《新民晚报》老社长、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的名字命名,每年评选一次,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目前,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成员(含部分都市报、晨报、早报)多达166家。
而在第25 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中,本报有5 件作品获奖,其中二等奖3 件,三等奖2 件。获得二等奖的作品是:由蒋安春、罗军采写,俞冰传编辑的通讯《200 余住房建在“炸弹”上》,由黄仕忠采写,廖旭辉编辑的《600 多份购房合同网上泄密》,由陈仕平、黄仕忠拍摄的图片《“鸟人搬家”》;获得三等奖的作品是:由张紫辉采写,刘烨洲编辑的消息《部门会议原则不在宾馆酒店开》,由蒋安春采写,罗军编辑的通讯《啥时,才不再为“择校”犯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