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市人民医院实施首例心脏微创手术 5岁患儿恢复状况良好

     本报讯(记者 黄晓晴 通讯员 谢贤生)上周六,河源市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5 岁小女孩实施体外循环胸腔镜下先天性心脏病房缺修补术。这个微创心脏手术在该院尚属首例。患者小巧玲目前恢复状况良好,已能下床走动。

      小巧玲的爸爸高先生说,小巧玲自去年起,经常感冒、发烧,身体消瘦,后在市人民医院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最终确诊为左心房间隔缺损,缺损大小约为2.5×1.5 平方厘米,需手术治疗。因小巧玲当时年仅4 岁,且手术费用不菲,高先生未选择让她接受手术。

      今年10 月中旬,得知市人民医院正在开展针对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优惠治疗活动且还有2 个优惠名额后,高先生带着小巧玲再次来到该院心胸外科求治。

      据该院心胸外科主任尹海军介绍,在以往,心房缺的治疗方法是用正中开胸进行补片修补。此手术需要锯开胸骨,切口长达 15~20 厘米,不仅对患者身体损伤大,造成失血较多,且术后容易留下明显的疤痕。体外循环胸腔镜下房缺修补术是一种微创心脏手术,相比起正中开胸手术,其术后疤痕小、恢复快。虽此前尚未开展过胸腔镜体外循环下房缺修补术,但鉴于该院已具备开展的条件,加上高先生担心大疤痕会对孩子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尹海军医生决定为小巧玲行此手术。

      通过缜密的术前准备,22 日,主刀医生在小巧玲的胸腔侧边开了一个6~7 厘米的小口及一个1 厘米的小孔,专业的胸腔镜器械和微型手术刀就通过这几个小口,进入心脏部位,对缺损进行补片修补,为小巧玲免除了开胸之苦。

      手术约3 个小时后顺利结束。术后的第2 天小巧玲就能进食,并转出重症监护病房。25 日,医生已为其拔除引流管,其已能下床走动。目前,小巧玲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上一篇:“客家山歌皇后”到我市传授客家山歌演唱技巧
下一篇:河职院喜迎10周岁生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