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有机蔬菜是这样种出来的 记者在古寨有机蔬菜基地体验生活

记者体验摘蔬菜,过了回现代菜农的瘾。 

     本报讯(见习记者 周秦)提起有机蔬菜,人们多会想到营养、安全,更会意识到不菲的价格。好而贵自有其道理,但对于有机蔬菜的种植,市民可能并不熟悉。11月 25日,记者来到和平县古寨镇前程村,体验种植有机蔬菜的苦与乐。

记者干活不给力

      小河静静地流淌,低矮连绵的山排在两旁,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偶尔有摩托车经过。在河岸一旁的开阔地,7 、8 位农妇正忙碌着,这里就是前程村有机蔬菜基地。村主任带记者来到体验基地,因为没有经验,记者拜农妇梁大姐为师,跟着“梁师傅”学松土。拿到锄头后记者想,像这种纯体力活,小伙子岂能干不过她们。于是,记者便不由分说地干了起来。

      相比记者的一鼓作气,她们并不着急,每隔5 分钟还会停下歇一歇。10 分钟后,记者已经气喘吁吁,累得坐在地上。回过头发现,自己挖的土块大小不一,土块又被自己踩严实了。

      “你是边挖边踩还是边踩边挖?你这得返工,重挖一遍哦!” 梁大姐笑着说。

      记者只能回到起点,怎奈越干越累,心里打起退堂鼓。“挖土和呼吸要保持一致,有节奏才不会累。脚更不要乱踩,最好脱掉鞋子。别看只是体力活,也要掌握技巧!”梁大姐说完,一旁干活的农妇哈哈大笑。随后,梁大姐只能帮记者返工。

      刚刚记者干的只是松土的活儿。接下来还要碎土、挖排水沟划分菜畦、撒石灰和鸡粪再翻土、最后耙平整等过程。“松土之后,接下来的活儿需要点技术,弄不好就会影响菜的味道。”

劳动果然最有滋味

      农妇们在菜地干活一天工资 50 块钱,从早上7 点直到下午6 点。回家还要自己做饭、干其他家务。“我们既没文化也没技术,但种菜谁不会呢?我在家也不用花钱, 50 块钱就是纯收入,比我老公赚得都多呢!以前在家闲着,胃口、情绪都不好。种菜虽然很累,每天却很充实。”梁大姐高兴地说,“每月工资1500,没事就来基地干活,一年下来能赚1 万多块,全给孩子们存着。”梁大姐坦言,老公没什么技术,在外面混不开更赚不到钱。所以,她希望儿女努力念书,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记者基本掌握了翻土、浇水技术。临近中午,村主任邀记者下地摘蔬菜中午食用。

      “菜心用手指掐,连根拔会影响生长。奶白菜用刀片割,根部还能发芽生长呢”。在村主任的介绍下,记者才明白:原来摘菜也很有讲究。

      吃饭时,早已饥肠辘辘的记者,吃着自己摘的有机蔬菜,果然清爽可口和有淡淡的甜味。村主任问记者:“第一次种菜,感觉怎样?” 记者感慨:有机蔬菜不仅材料讲究,更需要劳动者细心投入,深刻感受到了“劳动最有滋味”。

延伸阅读

      有机蔬菜由于没有受残留农药的危害,营养价值高且保存时间长,不易腐烂,在大城市中深受市民的喜爱。一些专家分析认为,有机蔬菜是国际公认的无污染安全食品,是未来蔬菜种植的发展方向。有机农业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发展很快,中国的有机蔬菜种植才刚刚起步。打造全程产业链并采取直送的模式,如果确实能够缩小与传统农产品的价差,可能将对百姓的菜篮子产生深远影响。据了解,我市将新建6 个高标准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见习记者 周秦 文/图






上一篇:新闻速递
下一篇:“农超对接”将实现“三赢” 我市蔬菜种植户有盼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