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人士求财胜地 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
![]() |
到过雍和宫的人,无不被它辉煌的皇家园林建筑、神秘的藏传佛教造像以及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所吸引。其实,就某种意义而言,雍和宫现在所展示的一切只是在尽可能地将历史上雍和宫最繁荣,最辉煌的那一段真实地再现在现代人面前。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宫中路殿宇,在由南至北约4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纵横有别、大小不等、高低各异的七进院落与六座主殿。
祈福 雍和宫五大殿
![]() |
图片来源:中国网 |
雍和门
天王殿又称雍和门,原是雍亲王府的大门。两碑亭之间,便是雍和门,上悬乾隆皇帝手书“雍和门”大匾,相当于汉传佛教的山门、天王殿。殿前的青铜狮子,造型生动。殿内正中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弥勒菩萨塑像。大殿两侧,东西相对而立的是泥金彩塑四大天王。天王脚踏鬼怪,表明天王镇压邪魔、慈护天下的职责和功德。弥勒塑像后面,是脚踩浮云,戴盔披甲的护法神将韦驮。
![]() |
图片来源:中国网 |
雍和宫大殿
出雍和门,院中依次有铜鼎、御碑亭、铜须弥山、嘛呢杆和主殿雍和宫。主殿原名银安殿,是当初雍亲王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改建喇嘛庙后,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内正北供三尊高近两米的铜质三世佛像。三世佛像有两组:一组是中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世界药师佛。右为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这是空间世界的三世佛,表示到处皆有佛。空间为横向,所以又叫横三世佛。各地大雄宝殿供三世佛的,多为横三世佛。雍和宫大殿的三世佛则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流程,说明无时不有佛,即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为未来佛弥勒佛。空间为宇,时间为宙,意为宇宙无处不佛。正殿东北角供铜观世音立像,西北角供铜弥勒立像。两面山墙前的宝座上端坐着十八罗汉。大殿前院中两庑是“四学殿”。
![]() |
图片来源:中国网 |
永佑殿
出雍和宫大殿,便是永佑殿,单檐歇山顶,“明五暗十”构造,即外面看是五间房子,实际上是两个五间合并在一起改建而成的。永佑殿在王府时代,是雍亲王的书房和寝殿。后成为清朝供先帝的影堂。永佑是永远保佑先帝亡灵之意。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是三尊高2.35米的佛像,系檀木雕制,中为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左为药师佛,右为狮吼佛。出永佑殿,便到****殿。左右两侧为班禅楼和戒台楼。****殿平面呈十字形,殿顶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楼,有5座铜质鎏金宝塔,为藏族传统建筑形式。
![]() |
图片来源:中国网 |
****殿
****殿是汉藏文化交融的结晶。殿内正中巨大的莲花台上端坐一尊高6.1米的铜制佛像,面带微笑,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这尊铜像塑于1924 年,耗资20万银元,历时两年才完成。宗喀巴像背后,是被誉为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高近5米,长3.5米,厚30厘米,全部由紫檀木精细雕镂而成。五百罗汉山前有一金丝楠木雕成的木盆,据说当年乾隆帝呱呱坠地后三天,曾用此盆洗澡,俗名“洗三盆”。
![]() |
图片来源:中国网 |
万福阁
出****殿,便是高25米,飞檐三重的万福阁。其两旁是永康阁和延绥阁。两座楼阁有飞廊连接,峥嵘崔嵬,宛如仙宫楼阙,具有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万福阁内巍然矗立一尊迈达拉佛(弥勒佛),高18米,地下埋入8米。佛身宽8米,是由七世********的进贡礼品,用整棵名贵的白檀香木雕成。据说乾隆帝为雕刻大佛,用银达8万余两。这尊大佛也是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还有一尊木雕三绝在万佛阁前东配殿照佛楼内,名金丝楠木佛龛,采用透雕手法,共有99条云龙,条条栩栩如生。
![]() |
图片来源:中国网 |
雍和宫的历史沿革
这座昔日的“贝勒府”真正发生历史性改变,则是到了康熙六十一年雍正继位。皇帝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三十余年的府邸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雍和宫作为帝王行宫和“龙潜禁地”的历史便由此开始。
从皇四子府邸到行宫
雍和宫改为行宫后,雍正皇帝并没有对这里进行大规模改建,只是对东花园(又称东书院)进行了彻底修缮。早在“禛贝勒府”时期,当时宅院东侧就辟有一小院,内有亭、台、廊、室,栽种着各种树木花草,供作为贝勒王胤禛读书阅典、贝勒王福晋赏花观月。往后,随着胤禛爵位的升迁,这里得以不断扩建和修缮。雍和宫改为行宫后,东书院又在原来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亭、台、楼、阁。 乾隆以后的各位皇帝,必须按“定制”每年最少来雍和宫礼佛三次。
从行宫到藏传佛教寺庙
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皇帝一改清朝旧制,于同年九月将父亲梓棺安放雍和官,雍和宫也因此结束了它整整十年的帝王行宫历史。 期间,为迎棺椁,雍和宫主要建筑在十五天内改覆黄瓦,雍正灵柩就安放在他当年的寝宫(今永佑殿)。乾隆元年十月十一日,移棺易州西陵,此后,永佑殿则常年供奉雍正影象,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影堂时期的雍和宫”。实际上,在雍和宫没有真正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之前的近十年时间里,宫内大部分殿堂已成为藏传佛教黄教喇嘛颂经的地方。 乾隆九年,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从此,雍和宫开始了它既为皇家第一寺庙又为连接中国历届中央政府与蒙古、西藏地方纽带、桥梁作用的辉煌历史。
![]() |
图片来源:北青网 |
宫中瑰宝
木雕三绝
指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和楠木佛龛。「五百罗汉山」在****殿,整个山体由紫檀木雕刻而成,层峦叠嶂、阁塔错落;五百个用金、银、铜、铁、锡铸制的罗汉置身其间;讲演佛法的、降龙伏虎的、乘鹤飞升的,或坐或卧,或醉或思,或笑或痴,姿势生动,神态各异,造型逼真,雕技精湛。 檀木大佛就是万福阁的迈达拉佛。这尊巨佛是用一棵白檀树的主干雕成的,高二十六米,地上十八米(地下埋有八米),直径八米,全重约一百吨,是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由于雍和宫坐落在柏林寺右,乾隆帝恐其影响「龙潜禁地」风水,准备在雍和宫北部空旷之地建高阁供一大佛,以作靠障,借助佛力保佑平安。
铜铸须弥山
雍和宫大殿前的庭院里,椭圆形汉白玉石座上的石池中,有座高达一点五米的青铜「须弥山」。须弥山是梵文Sumeru 的音译,意译为「妙高」。它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说是世界的中心。佛经认为,世界的最底层是风轮,其上是水轮,再上是地轮。地轮之上有九山八海,须弥山就在这山海之间。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由旬」是古印度计算距离的单位),日月环绕须弥山回旋出没,三界诸天也依须弥山层层建立。须弥山腰有「犍陀罗山」,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四周还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芦洲。这四大部洲就由四位天王护持。须弥山顶部为「帝释天」。帝释天下面有一圈星象图,是按古代天文观测的结果依次排列的。据说这些星座的分布和标记大体上符合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在佛教中,须弥山是世界最高的山,山顶的帝释天自然也就是世界最高的天,是天堂极乐之处。因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佛祖释迦牟尼经常在此讲经说法。不少寺院石窟佛都坐在叫做「须弥座」的座位上,成为一种象征。
竖三世佛
雍和宫大殿原是雍亲王胤禛在府里升殿受贺的地方,叫「银安殿」。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后,银安殿成为正殿,便供奉三尊高两米的铜佛,两侧汉白玉石座上排列蒙麻披金的十八罗汉。这三尊铜佛都结跏趺坐。佛像背后是蛟龙背光。背光象征像的身光,成叶形屏风状,上雕刻蛟龙象征释迦牟尼诞生时九龙灌浴。这三尊铜像的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他是现在世的佛,结跏趺坐,右手放在右腿膝盖上,称「成道印」,表示他在大地上艰苦卓绝的修行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左手向上放在左腿上是「禅定印」,表示他静坐思虑人生的无尽苦难。东边上首是燃灯佛,他是代表过去世的佛,佛经说他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释迦牟尼前世曾买五茎莲花供献燃灯佛,燃灯佛预言释迦牟尼九十一劫後之「此贤劫」(现在世)时成佛。燃灯佛结跏趺坐,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扣在一起,合成一个圆圈,表示修成正果。西边弥勒是代表未来的佛。他结跏趺坐。双手成「说法印」,表示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三会龙华」,对天、人、地、众生说法。大殿供这三尊佛,表明从无限久远的过去,到无限遥远的未来,都是佛的世界;这是从时间上说佛教历史悠久、生命久长。由于时间从上古到今世到未来呈竖向,所以称「竖三世佛」。
六道轮回图
雍和宫万福阁东厢的照佛楼,原是乾隆生母供佛之处。那里陈列着两幅画像:旃檀佛画像和「六道轮回图」。佛教是主张众生平等的,认为世世代代的人处于不停的车轮般的回旋之中,机会均等。人死了以后,来世有六种「出路」:或为天神,或为人,或为阿修罗,或为畜生,或为饿鬼,或下地狱。《长阿含经》说,人在来世的归宿,主要看现世的表现,如积善德,下等种姓下世可成为上等种姓;如劣迹斑斑,上等种姓下世也会成为下等种姓,甚至沦入地狱,这一切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六道轮回图」绘一个长爪三眼、形如黑熊的巨大怪物坐在地上,抱着一个大车轮形的圆圈。圆圈四周彩绘各种人物和烧、杀、奸、诈、劫、盗、吃、喝、嫖、赌等恶行劣迹。几股气流将圆轮分成六道。第一道内五色云端中宫阙巍峨,宛若仙境,称「天道」;第二道内市井社会,平民百姓,称「人道」;第三道内硝烟四起,有水、火、旱、涝,称「阿修罗道」;第四道内男女鬼怪,口内生烟,骨瘦如柴,正受严刑拷打,称「饿鬼道」;第五道内猪狗牛马、鱼介昆虫,称「畜生道」;第六道内刀山冰谷,火海炼狱,鬼怪在受煎熬,称「地狱道」。此图形象地儆戒世人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达到劝恶从善的目的。
雍和宫佛仓
佛仓,意为藏传佛教转世活佛的住所、行馆或府邸。在清代,蒙藏地区的大活佛来到北京,都有一处驻京的行馆。这行馆分为三种,一为“城内本寺佛仓”,即在京城内有其本人一座寺院。像地安门内的松祝寺,是章嘉活佛的本寺院佛仓。二为“城外本寺佛仓”,如德胜门外的后黑寺,是察汗达尔汗活佛的本寺院佛仓。三是“赐居佛仓”,即是其本人在京没有寺院,又因职务关系需长久居住,并且其职务还与雍和宫有关,则会在雍和宫院内或附近赏赐一所院落,雍和宫的佛仓当属这种。
雍和宫佛事活动
![]() |
图片来源:雍和宫官网 |
“腊八”系旧时在腊月里,人们祭祀司啬神、昆虫神等八种天地神灵、祖先的日子。汉代逐渐固定为腊月初八日祭祀,称“腊祭”,因为这时农作物已贮藏起来,处于农闲,人们在野外猎取禽兽,用以祭礼,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佛教传人中国后,“腊八”日与牧女献乳糜,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纪念日统一起来,称为“腊八节”。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经六年苦心修行,云游四方,终日辛劳,致使昏倒在尼连河畔,后被一牧女发现,急忙以各种米豆、野果、奶水熬粥给释迦牟尼吃,使之体力得到恢复,并于当年腊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这天,大地震动,天乐鸣扬,天雨妙华,众天神云集,齐声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
这天,在寺院要举行法会,以各种谷物干果煮粥供佛。民间百姓也竞相用香茗、谷物熬粥。 相沿此习,清代宫廷上下盛食腊八粥,每年还要在雍和宫举行隆重的腊八盛典。
如今,每年腊月初八日,雍和宫僧人都要晨起在殿上诵《十六罗汉》等经,以纪念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日,同时,全体僧人还要在食堂熬腊八粥喝,并将第一碗粥供于佛前。这日,又有信众专为庙内捐款舍粥,待开门之后,但见雍和宫僧人将一桶桶熬好的腊八粥抬至天王殿院内,不分中外,不分老幼,每人一碗。当游客们端着这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大愿祈祷法会与金刚驱魔神舞
![]() |
大愿祈祷法会,又称善愿日,传大召,藏语称:曼兰钦摩,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重要节庆。明永乐七年,已经在西藏享有盛誉的宗喀巴大师,为了纪念释迦牟尼,纯正佛法,在拉萨大昭寺举行了大愿祈祷法会。此后,宗喀巴每年都举行大愿祈祷法会,并形成惯例。
清康熙末年,这项活动传到北京,首先得到朝廷的支持。雍和宫因为是皇家寺院,从此,每年举办大愿祈祷法会。雍和宫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三日(大建为二十四日)至二月初一日为法会日期,其中正月二十九日 (大建为三十日)、二月初一日两天要跳金刚驱魔神舞。
二月初一清晨,当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雍和宫的绕寺活动开始了。绕寺,又称弥勒转寺日,意思是接未来佛弥勒到人间清除魔祟,使人间的每片土地、每个角落都平安洁净。
上午10时许,僧人们返回雍和宫殿,诵四五部经,并迎请寺院住持至****殿,全体僧人在住持的带领下齐诵《大愿法会经》。至此,八天的大愿法会活动圆满结束。
从雍和宫大愿祈祷法会中金刚神舞所表现的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朴素粗犷的舞蹈动作和每场中的寓意,可以看到僧众反对邪恶,祝福天下太平,百姓吉祥幸福的心愿,看到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雍和宫的金刚驱魔神舞,已经成为北京城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迎新年大法会
正月初一日,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在清代,每年此时,清宫要从雍和宫派36名僧人,在中正殿诵《迎新年喜经》。如今,正月初一日凌晨两点,僧人们就起来到殿上,诵《大威德金刚经》、《吉祥天母回供经》直到天明。初一晨,僧人们又伴着浑厚、深沉的钟声,穿过一道道院落至****殿,诵《永保护法》等经文,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一年风调雨顺。
此日到雍和宫礼佛的人特别多,信众们虔诚礼佛、燃香、转经。从他们静静的祈愿中和幸福的笑脸上,可以看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充满着信心与希望。
佛吉祥日
四月十五日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藏语称:萨噶达瓦节。南传佛教国家的信众又称:卫塞节,意为月圆日。从农历四月十三日起,雍和宫佛吉祥日法会开始,以纪念佛祖,弘传佛法。
四月十三日下午,雍和宫****殿内,僧人们将数百盏酥油灯一一点燃,殿中案前置铜大奔巴壶一尊,内盛甘露水。还有数百个铜水碗,各种鲜花、供果以及用酥油塑出的五彩缤纷的花草环绕四周,其后是以檀香交叉成的造型,栩栩展开。供器、供品均寓意一千,以示千供。
四月十三日、十四日,主诵《无上供经》经。
四月十五日,为正日子,据藏经记载,若在这一天做一件善事,念一遍六字真言,等于平常做三万万件善事,念三万万遍真言。
雍和宫祈福相关提示
票价信息
票价25元,优惠措施如下:
1、持有离休证、士兵证、残疾军人证、残疾证件人员以及身高1.2米以下学龄前儿童免票;
2、大、中、小学生凭有效学生证(不含成人教育、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生证、外国学生证)半价优惠;
3、老年人凭老年证半价优惠;
4、持有本市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卡者半价优惠。
具体开放时间
冬季: 每年11月1日——3月31日 9:00—16:00
夏季: 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9:00—16:30
雍和宫礼佛、游览相关事项
一、在雍和宫内礼佛、游览时请注意以下事项:顶礼佛、法、僧,三只香为宜;殿内请勿燃香、摄影;风力较大停止燃香请敬香;院内请勿吸烟;在寺院院内要爱护文物,保持环境卫生。
二、雍和宫设有游客服务中心位于雍和宫天王殿院东侧,内有饮水机、触摸式中英文点播机、急救箱、轮椅、单架、雨伞等设施,为游客提供相关便利服务。
三、雍和宫接待办现有专业中、英、日三种语言导游员及中、英、德、法、日五种语言导游机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
地理位置
![]() |
交通线路
公交:13、117、44、800、684、18、909 雍和宫站
地铁:2号线、5号线 雍和宫站
烧香拜佛注意事项
1、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
2、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3、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面朝大殿的大门(现在为了防止火灾,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烧香了),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
4、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三根香就够了,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敬在一个炉中即可,“万佛一炉”然后经过每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 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
5、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
6、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7、女人大姨妈来的时候不要去上香。
8、很多信佛的人请上一串念珠挂在脖子上,师父说这样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们以后如果请了念珠,请把他带在手上。
9、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