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那婉约细腻的秋——记长荡湖之行
长荡湖让人沉醉的美景。
江南的秋常常来得静悄悄的。或许在偶尔之间看到一片落叶,一簇红枫,一队飞雁亦或一场微雨,不经意间就发现已是秋天到了。看过许多描写秋天的文章,无非是秋高气爽之类,那是北方的秋天。江南的秋天依然是那么婉约细腻,如吴侬软语,画舫斜月。
相约到长荡湖
9 月中旬,一个常居江苏省金坛市的同学盛情邀请我们这帮湖南的昔日同窗去江南小聚。毕竟很多年都没见过面了,彼此都很想念,于是欣然前往。见面之后自然是无限唏嘘,自不待言。
第二天,我们相约去长荡湖游玩。长荡湖,又名洮湖,系古太湖分化湖之一。古时水面较大,北至金坛建昌,南至溧阳南河,南北逾 50 公里,故晋时即有长塘之名。后经历年围垦,今日仅剩8500 公顷,大部分在金坛境内。湖水以澄蓝为底色,水深仅1-2 米左右,加之水草丰茂,螺蚬繁盛,一直是甲壳类水生物生存的理想水域,曾有 “一斛水中半斛鱼,日出斗金夜斗银”的美誉。
“秋风起,蟹脚痒”,此时正当长荡湖螃蟹初长成的时节,同学预订了一个渔家的食坊,邀请我们去品尝大名鼎鼎的大闸蟹。于是,一早,我们分乘两辆小车向湖边开去。一路上两边绿树成荫,加上微风送来湖水的清新气息,车里稍嫌沉闷的空气立刻清爽起来,些许燥热被放逐得一干二净,无形中,原本就热烈的气氛不觉高亢起来。自金坛市开车约10 公里,就到了长荡湖边。
长荡湖的“味道”
今天的天气很好,前些日子的阴雨都消散得无影无踪,微风拂面,天高云淡,太阳斜斜地挂在天空,也感觉不到夏日里的威力。风中不时送来浓郁的暗香,要仔细去找,那香气却不见了,无处可寻,刚想放弃,隐隐又有花香入鼻,原来是路边的金桂花开了,黄中带红的小花满树都是,但是看上去却一点也不起眼,倘若不是那阵阵暗香,谁会留意在重重绿叶中的丛丛花簇?金桂花开了,秋天已经不知不觉来了。
我们坐上食坊的画舫向湖中驶去。大家的兴致颇高,在船里高谈阔论起来。湖南人的腔调一向都很高,特别是衡阳人,满船的衡阳土话在水面上飘散开来,随着水波荡漾开去。在这个原本是充满秋愁的季节里,我们在画舫里欢歌笑语,时而惊起一两处白鹭。出了窄窄的水道,船便驶入湖中,远远望去,有一排排食坊立在湖中,那便是我们的目的地。几十家食坊立在湖中的船上,长长的水上栈桥弯弯曲曲将食坊串在一起,宛如一幅淡的水墨画,印在碧绿的画布上。
长荡湖的食坊都是标准程式,几乎都是湖鲜水产。这不,我们首先对这里的红菱论道上了。一帮人拿起来各种把玩,拍照留念。后来得知是菱角,越发大惊小怪起来。也是,湖南的菱角可是两个角,黑色的,硬壳,这红菱四个角,淡色,壳也不那么硬,大约连物种也跟地理环境有关系的吧,咱们那边可是南蛮之地,连个菱角也显得硬邦邦的,倔强。这红菱大约感染了吴侬软语的柔,细腻。
上菜的时候,依然是各种各样的鱼,虾。长荡湖的风味依然是偏甜,品淡,味鲜,一概是红烧的。红烧昂刺,红烧白鱼,红烧鲢鱼,红烧黄鳝,再加上这边的招牌红烧肉,无一不是加酱加糖的美食。但是在湖南人的眼里,这么好的食材不加上辣椒调味实在是暴殄天物,可惜了。最后上的就是主菜大闸蟹了,而且都是3 两以上的母蟹,每人两只,一帮人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场饕餮盛宴。
醉人的夜色
湖上的夜晚来得早,还是6 点多的模样,夜色就已经很浓,画舫的彩灯也亮起来了。酒足饭饱的我们走出来,在五彩的灯光中漫步,仿佛在天宫一般。清冷的月光洒在湖面上,粼粼波光层层叠叠,像满湖的银花在微风中摇曳,搭配上画舫灯火,令我忽然想起了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除却宝马雕车,这意境竟如此相似。
回程的船上很安静,在画舫轻轻的击水声中,在浓浓夜色里,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湖面吹过来一阵微风,凉意袭来,不知不觉中,秋已经来到。
作者:李建军
上一篇:客家美食嘉年华 成功举办
下一篇:伊春市现雾凇美景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