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4天拆违18.6万平方米 实现零阻挠零上访零冲突
东源县仙塘镇木京村强拆现场。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东源这一打,未来5 年的发展空间都打出来了。”近日,副市长李扬达到东源县现场督察打击“三违四抢”工作时,高度评价了该县在“打违”行动中取得的成果。据了解,这次统一行动是该县打击最集中、规模最大,拆违数量最多、面积最大,打击效果最明显的一次执法行动。
东源在“打违”行动中如何“出重拳”、群众又怎么看待此次“打违”行动?昨日,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成果 4天拆违18.6万平方米
东源县毗邻市中心区,该县仙塘镇更是未来中心城区扩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为这个特殊的地理因素,该县的“三违四抢”行为特别严重。
“一方面,个别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觉得违章建筑有利可图,在征地补偿中能得到更大的利益,所以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另一方面,随着市区房价上涨,很多外来人口选择到东源来跟农户以低价购买土地建房。”东源县副县长张新发说,因为上述原因,在该县县城及周边的仙塘镇、新港镇、义合镇等地,“三违四抢”行为屡打不绝,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
治乱需用重典,“打违”需出重拳。经周密组织部署,在此次行动中,东源县成立了由代县长何广延担任总指挥的打击“三违四抢”专项行动指挥部,并从相关乡镇和部门组织了520 人的队伍,分6 个小组,把“打违”的第一“仗”放在了 “三违四抢”最严重的仙塘镇。据统计,从3 月28 日至3 月31 日,该县累计出动2100 人次,机械 92 辆次,依法拆除了仙塘镇禾溪村、徐洞村、木京村的违法违章建筑852幢,面积18.6万平方米。
声音 亏了“本”却赢了“义”
刘新辉是仙塘镇徐洞村村民, 2009 年,他斥资100 多万元在越王大道旁建了16 栋共1300 多平方米的房屋,并将部分房屋出租给别人居住。在此次行动中,这16 栋房屋均被拆除,但刘新辉表示,自己对此并无怨言,因为虽然亏了 “本”,但却赢了“义”。
“建房时,我对这一块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多,以为在自家的地上建房可以不用报批。”他说,拆房时看着也心痛,但经过工作人员的解释,自己也能理解政府的拆违行为,“以后城市发展得更好了,大家都能获益。”
记者了解到,在拆违行动中,由于政府工作人员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很多群众的心理从一开始的抵制渐渐转变为理解和支持。仙塘镇木京村村委会主任邱中武把自己亲叔叔的房子拆了,但对方并没有斥责他“六亲不认”,反而主动给予配合。
木京村村民邱永红去年在自家果园里建了两栋建筑,“一开始没想着建,后来看着很多人都建了,我也就动了心思。”这次,花了十几万元建的房子被拆了,他说自己“ 完全能理解”,而且 “后悔也没有用,当初就不该听人蛊惑”。
亮点 为群众找好出路
拆违,要赢得群众的支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提前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妥善安置好群众的生产生活更是重中之重。
如何做到既坚持依法依规,又循情循理?据张新发介绍,该县共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对已入住违章建筑的群众,由后勤善后处理组的执法人员对其进行现场思想教育工作,说服他们离开执法现场,清场组执法人员帮助群众将贵重物品及家具搬离执法现场;二是对强拆清理后无房居住的群众,由当地乡镇政府做好妥善安置;三是对户籍是其他乡镇的群众在此地违章建房的,由其户籍所在乡镇工作人员带回,并妥善安置。
3 月30 日,在仙塘镇徐洞村拆除违章建筑时,有两户双江籍村民黄建平、黄阿焕租住在违章建筑内,在场县领导和工作人员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解释此次行动的目的,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工作人员积极为其收拾行李,并联系双江镇领导,连夜将他们送回老家,让他们得到妥善安置。
“由于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绝大部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实现了零阻挠、零上访、零冲突的预期目标。”张新发说。
后续 建立土地监管长效机制
张新发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东源县委、县政府打击“三违四抢”的行动绝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绝不“收兵”。
据了解,该县将继续加强对 “三违四抢”重点区域的打击整治力度,计划再利用20 天到1 个月时间,重点拆除东环路延伸线用地、越王大道延伸线用地和东江两岸用地等规划范围内的违法违章建筑,逐点逐片突破,不留死角,实现打击一批,震慑一片;此外,“打违”行动还将延伸到各乡镇,在5 月份,该县将组织行动组进驻康禾、新港、义合、骆湖等镇开展行动,让 “三违四抢”行为在全县没有立足之地。
另外,4 月底前,东源县将成立由100 人组成的县土规大队,加强土地监控和执法,并逐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完善土地监管长效机制,全面规范农村宅基地及生活生产用房的管理。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上一篇:省农业厅要求推广我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经验
下一篇:假期里享受阅读的快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